17 歲思維被外力控制近兩年愈發嚴重怎辦
患者年齡:17發病時間:已經近兩年主要表現:總覺得思維被外力控制,沒有思維自主性,會因為這個無法想問題,已經近兩年了,越來越嚴重,請問該怎么辦醫生診斷及化驗結果:無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17 歲患者出現思維被外力控制且愈發嚴重近兩年,可能是精神心理障礙、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失調、睡眠障礙或腦部器質性病變等原因所致。 1. 精神心理障礙:如精神分裂癥,可能產生思維異常。患者可能存在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多方面的不協調。治療常包括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如利培酮、奧氮平、阿立哌唑等,但需遵醫囑。 2. 神經系統疾病:例如神經衰弱,會影響大腦功能。患者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服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改善。 3. 內分泌失調: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內分泌疾病可能影響神經系統。需要檢查相關激素水平,對癥治療,必要時使用藥物,如甲巰咪唑。 4. 睡眠障礙:長期睡眠不足或質量差也會影響思維。要保證充足睡眠,養成良好作息。 5. 腦部器質性病變:如腦部腫瘤、腦血管疾病等。需進行影像學檢查明確,根據病情選擇手術或藥物治療。 出現這種情況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4-12-27 06: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盡量克制自己不要去想了.可以用很多方法轉移注意力,比如運動,看書,玩游戲都可以.但是不要耽誤學習!
2015-11-21 06: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位朋友,你好.很開心能為你解答你的疑問.以下是我的個人見解,只供參考.根據你的描述診斷為:思維障礙妄想思維內容沒有或缺乏事實根據,難以動搖,與病人的社會地位和文體水平不相稱的病理信念,就是所謂妄想.妄想是精神病(psychosis)確定無疑的征象. 妄想的內容有多種多樣,有被害,關系,物理影響,夸大,罪惡,嫉妒,鐘情,疑病等.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偏執型,偏執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病與器質性精神病.其中,認為自己受到外力操縱,被電腦,原子能,激光控制的被控制感(delusionofbeingcontroled)和覺得自己正在想的內容已為周圍一切人所洞悉的被洞悉感(feelingofbeingrevealed),以精神分裂癥最多見.妄想的內容常由病人的經歷,社會文化背景所決定,隨時代發展而有變動.如果說幾十年之前,妄想有較多的神鬼,催眠術之類的內容,那么,當今,由于科學的發展,妄想有較多的電腦,激光的內容也就毫不奇怪了. 病人對妄想內容大多深信不疑,因此和病人爭論是徒勞的.病人往往按其妄想行事,可能引起危險的行為.如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可能攻擊其妄想的對象.嫉妒妄想病人傷害自己妻子,與自己丈夫爭吵,對配偶跟蹤盯梢相當常見.罪惡妄想可能引起拒食,自殺.還有些妄想病人,有被害,關系等內容,可以到處寫信申訴或控告. 妄想結構的系統性有不同程度,常與人格的完整性有關.人格損害嚴重,妄想常支離破碎.反之,妄想比較系統,有較強的邏輯推理者,表明其人格相對比較完整,智力亦頗高.
2015-11-20 21: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建議去精神病專科醫院作個詳細的精神檢查,可能是被控制感,需要排除精神分裂癥。
2015-11-20 13: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這是您的心理問題,不要想太多!只要我們活得夠久.總要面臨喪失親人的悲痛. 只要我們活得夠久,總要面對死亡. 在這墮落的世界里,這些都是避免不了的,悲傷與痛苦總會在不知不覺間攫住我們.我們知道無法幸免,但內心總存有一種壓抑著的盼望,假裝自己能夠幸免.然而,當我們的子女或配偶死亡,當我們看到我們所愛的人承受痛苦的疾病,或看到一個聰慧謙遜的心靈在我們眼前逐漸崩潰,甚或是我們自己突然面對最恐怖的痛苦,或身體功能喪失,而且復原無望,這時我們自以為可以幸免的托詞,一下子轉變成另一形態:「為什么神要這樣做?」雖然對神很不敬,我們還是忍不住會這么想.我們使勁地吶喊神不公平,我們的悲傷與痛苦和我們的罪根本不成比例;我們被神丟棄了.我們為死亡感到憤怒畢竟是人之常情. 但是,我們也必須面對在西方世界中的文化因素.死亡是最碰不得的禁忌.雖然我們可以寫性寫乳房,可以在公開場合討論同性戀,辯論墮胎的道德性,但我在體面的客人面前,句切不可提到死亡. 一般來說,遺體總是速速被送入殯儀館,在沒有「準備好」之前,連家人都見不著,甚至遺族也覺得直接面對死者有困難.有許多置身悲慟的家庭拒絕談論他們的哀慟,甚至在家人彼此間,都很缺乏足夠的慰藉與健康的想法.同時,醫藥科技的驚人進步令我們確信,我們有權長命百歲. 清教徒曾出版過講道集和書本,論及如何安然離世;他們搜集已與主同在的基督徒的「遺言」.但是我們還是發現直接面對死亡,談論死亡,實在是無比困難. 納旭(ThomasNashe,1567-1601)是伊莉莎白王朝時期沒什么名氣的詩人,與同時代幾十萬人一樣,因感染瘟疫而病故,他寫下一首或可堪稱他詩作中最佳的作品:(注3) 再會吧!揮劃地上的喜悅. 這個不確定的世界; 生命的情欲悅樂叫人歡喜, 死亡證明它們不過全是玩具, 無一得以逃逸飛去,我病了,我會死.主啊,憐憫我們! 富人,別信任財富吧! 黃金買不到健康, 軀體總要凋萎, 萬物總將歸于盡. 瘟疫速速來臨, 我病了,我會死. 主啊,憐憫我們! 美麗不過花一朵, 皺紋將它吞噬, 明艷半空中墜落, 青春美后玉殞, 塵埃封了海倫的眼淚, 我瘸了,我會死. 主啊,憐憫我們! 力量飛撲進墳, 蠹蟲啃噬赫特的英勇, 利劍無法與命運比斗, 塵土永遠敞著它的門, 來吧!來!鐘聲在哭泣, 我病了,我會死. 主啊,憐憫我們! 那么,得快呀, 每一步,都迎接我們的命運. 天堂我們可以承繼, 地上不適演者舞臺; 我們攀登天際,我病了,我得死了. 主啊,憐憫我們! 我們很難想像一位現代作家可以如此坦然地面對死亡.我們可能反而比較捧奉湯瑪斯(DylanThomas)勸他將死的父親所說的話:「恨吧,恨這微光將熄.」的確,我們若接受自己在神世界中的地位,并看清罪及罪所帶來的實際后果,那么對死亡的怒氣還有情理.但是湯瑪斯的怒氣沒有道理,因為他仍想作宇宙的中心,發現作不成,挫折之馀轉為憤怒.比較起來,納旭的重復句坦率面對實際:「我病了,我會死.」他察覺到,在神的宇宙里遵循此一無法避免的實際,惟一可能的禱告只有:「主啊,憐憫我們!」 如果我們翻開詩篇九十篇,會發現摩西在預期死亡時,也有同樣的感慨.他將死亡看成是神對我們犯罪的反應,是他怒氣的表達;因他認為死亡也帶有神給我們的信息,并藉此克制我們的傲慢.而在他講完「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誰按著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11節),馬上接著說「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12節). 在這里,摩西對于死亡毫不輕忽.他直視死亡,徹底思考死亡和生命,和罪惡,和神的關系,也努力了解死亡的意義.然后他在對死亡的體會下,祈求有智慧地度過他的日子.他會大大譏笑現代人一般的心態,只管過活,好像完全忘記死亡正在終點等待著我們.摩西要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也就是認知在我們生命上的限制,完全以生命有限的觀點活著.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得著「智慧的心」. 這種「由終點里向生命」的習慣,我會在下一章更充分地討論.在這里先舉個例.如果我們看到一個邪惡又不敬畏神的仇敵,過得安逸富裕,就不必再感到那么挫折了,因為經上記著說:「見人發財家室增榮的時候,你不要懼怕.因為他死的時候,甚么也不能帶去.他的榮耀不能隨他下去.」(詩四十九16-17),「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十二15),還有很確定的:[我們沒有帶什么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么去」(提前六7).基督徒應學習投資到天上的銀行:你的財寶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六19一刀). 現在我們假設你的配偶從醫院帶回可怕的消息,醫學檢查報告上顯示,她長了惡性腫瘤.醫院接下來幾天又作了一連串緊急測試,結果全是壞消息,預期最多只能活三個月,醫藥能作的只是減緩疼痛而已. 我并不企圖減弱這種消息帶給每個家庭的晴天霹靂.關心的人可以表達各種形式的實際安慰與支援.但是我必須說,如果你是個事先思想過死亡的基督徒,你應該可以辨識這次的死亡宣判,跟你們夫妻二人生命中的最后宣判沒什么兩樣.自從你歸主后就開始預備這一天;你已積財寶在天;你的心在天上.我們都在死亡的宣判下.在這個例子中惟一多出來的因素是,除非發生神跡,這個宣判將執行得比預期快得多. 我并不是說這個赤裸裸的事實,有什么令人大得安慰之處.我們的安慰來自許多其他因素.但是,若完全接受這個事實,可以除去不少不必要的震驚與抗拒,因為我們將不會有現代西方人拒絕正視死亡的心態,而是去為死亡作計畫,在對死亡有所了解的情況下生活,也預期死亡的到來.
2015-11-20 12: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