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中心視力差且近年加重,手術和中藥治療咋選,不治會怎樣?
眼睛中心有一點視力,很少。9年前在一次感冒后輸白霉素后失明,治療后好轉,最近兩年加重。我查網上有手術治療和中藥治療,請問哪個效果更好一點。如果不治會造成視網膜脫落嗎?進而造成無法醫治嗎?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眼睛中心視力差且逐漸加重是較為復雜的情況。可能涉及多種病因,如視網膜病變、視神經損傷、眼部炎癥等。治療方法包括手術、藥物及中醫治療。若不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1.病因分析:視網膜病變可能由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引起;視神經損傷可能因外傷、中毒等;眼部炎癥則可能與感染、免疫因素有關。 2.手術治療:如視網膜修復術、玻璃體切割術等,能直接修復眼部結構損傷,但有一定風險和恢復期。 3.中藥治療:通過調理身體整體機能,改善眼部血液循環,常用中藥有枸杞、菊花、熟地等,但效果相對較慢。 4.治療選擇:應根據具體病情、患者身體狀況等綜合考慮。手術治療適用于嚴重結構損傷;中藥治療適用于病情較緩或作為輔助。 5.不治療風險:可能導致視網膜脫落,進而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且后期治療難度增大。 總之,對于眼睛中心視力差且加重的情況,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由專業醫生評估并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以最大程度保護視力。
2024-12-25 15: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眼底檢查所見本病早期雖已有夜盲,眼底可完全正常。俟后隨病程進展而漸次出現眼底改變。典型的改變有 1)視網膜色素沉著:始于赤道部,色素呈有突的小點,繼而增多變大,呈骨細胞樣,有時呈不規則的線條狀,圍繞赤道部成寬窄不等的環狀排列。色素多位于視網膜血管附近,特別多見于靜脈的前面,可遮蓋部分血管,或沿血管分布,于血管分支處更為密集。以后,色素沉著自赤道部向后極和周邊逐漸擴展,最后布滿整個眼底。在此同時,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色素脫失,暴露出脈絡膜血管而呈豹紋狀眼底。晚期脈絡膜血管亦硬化,呈黃白色條紋。玻璃體一般清晰,有時偶見少數點狀或線狀混濁。 2)視網膜血管改變:血管一致性狹窄,隨病程進展而加重,尤以動脈為顯著。在晚期,動脈成細線狀,于離開視盤一段距離后即難以辨認而似消失,但不變從白線,亦無白鞘包繞。 3)熒光血管眼底造影所見:背景熒光大片無熒光區,提示脈絡膜毛細血管層萎縮。視網膜血管可有閉塞,有時還可見到后極部或周邊部斑駁狀熒光斑。
2015-11-20 08: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視網膜色素變性為一慢性進行性,雙側性毯層視網膜變性.確定遺傳類型常有困難,大多數病例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但也可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連鎖遺傳,而后者不常見.視網膜桿體受累,因而產生夜盲而為童年初期出現的一個癥狀.中周部環形暗點(通過視野檢查發現)逐步擴大,以致最后中心視力減退. 檢眼鏡下最突出的發現是在視網膜赤道部有骨細胞樣外形的黑色素沉著.視網膜動脈狹窄,視乳頭可呈黃蠟色.其他臨床表現有變性性玻璃體混濁,白內障和近視,本病尚可合并先天性聽覺衰減. 診斷可藉助于特殊檢查(例如暗適應,視網膜電圖).必須排除與視網膜色素變性相似的其他視網膜病變(例如那些伴有梅毒,風疹,氯喹中毒者),也應檢查病人的家族以確定其遺傳方式.
2015-11-20 05: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視網膜色素變性是一種明顯遺傳傾向的慢性、進行性視網膜色素上皮和視細胞的變性疾病。視網膜色素變性是由于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吞噬功能缺陷以及代謝障礙使得其吞噬和清除視細胞代謝廢物的能力下降,這些代謝廢物堆積在供營養的脈絡膜(毛細血管)與視細胞之間,從而引起視細胞的進行性營養不良,逐漸變性消失,最終導致視力損害。另外視網膜由于營養供應障礙,氧供應不足,同時產生大量的自由基,造成視細胞氧化損傷,加速視細胞的破壞消失,加劇視力損害。
2015-11-20 04: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視網膜色素變性怎樣有效治療 -
Q: 視網膜色素變性需要做哪些檢查 -
Q: 視網膜色素變性怎樣進行飲食保健 -
Q: 視網膜色素變性的病因有哪些 -
Q: 視網膜色素變性與視神經萎縮僅存光感能否醫治? -
Q: 視網膜色素變性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
Q: 如何預防視網膜色素變性? -
Q: 視網膜色素變性有哪些癥狀表現 -
Q: 視網膜色素變性能否被有效治療 -
Q: 視網膜色素變性如何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