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秋君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行為發育科
-
本癥起病年齡大多在2-3歲,嬰兒孤獨癥通常在生后第一年表現出來,不會晚于3歲發病,也有出生即起病者。主要臨床表現如下: 1.病態依戀某些特殊物品 孤獨癥患兒通常會對某些物品發生特殊的興趣,如積木、收音機、球等,以至于達到依戀的程度。他們對這些東西愛不釋手,且能在玩耍中感到滿足,如將這些物品拿走,則會引起哭鬧、驚慌。患兒很少參加其他兒童的游戲,一個人玩耍反而高興,常常自得其樂; 2.刻板重復動作 患兒常堅持重復刻板的游戲模式和生活活動模式,抵抗改變,缺乏變化和想象力,如反復給玩具排隊;坐的位置不能改變;東西放的地方不能改變;生活內容的順序必須保持原樣等。頑固地保持原樣不變是孤獨癥的重要癥狀之一; 3.人際交往障礙 患兒常常感到特別孤獨,與人缺乏交往,缺乏情感的聯系,如重生兒被抱起時不與母親貼身;7-8個月時被親人或其他人抱起時反應無差異;患兒對父母的歸來和離去無動于衷,沒有依戀之情;對親人和對生人一樣,與生人在一起時,他們也不感到畏懼。該類患兒缺乏與人眼對眼的凝視,常常回避與人的對視,與周圍人缺乏情感的交流; 4.語言發育障礙 為本癥最突出的表現之一。兒童患病后一般語言逐漸減小,嚴重時完全缺乏。患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低下,常出現一些刻板、重復、模仿和代詞錯用(尤其是在指代自身時用"你"代替"我")等異常語言。患兒缺乏抽象概念,且思維過程趨向強迫性、局限性和貧乏性,缺乏幻想和想象力。患兒不會運用面部表情、軀體動作、姿勢及音調與他人交往; 5.感知覺障礙 患兒對聽覺、視覺激發反應遲鈍,好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對周圍環境中出現的人或其他人物似乎沒有看到,對他們的講話也不予理睬; 6.智能障礙 孤獨癥患兒外貌無明顯呆滯,但社會適應能力明顯落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多數有智力中、重度低下。極少數孤獨癥患兒在某一方面可顯示出對音樂、計算機和機械記憶領域的特殊能力,極個別患兒可有島狀早熟或特異功能,即所謂“白癡學者”。部分患兒有癲癇發作。 7.其他癥狀 有大約20%-40%的患兒在青春期前會并發癲癇。有些患者到青春期或成人早期伴發精神分裂綜合征,如出現妄想、幻覺等。
2016-09-29 02:17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兒童自閉癥的癥狀多樣,主要包括社交互動障礙、語言交流困難、重復刻板行為、興趣狹窄、感知覺異常等。 1. 社交互動障礙:難以與他人建立眼神交流,對他人的表情和情感反應遲鈍,不喜歡與人擁抱或接觸。 2. 語言交流困難:說話晚,語言表達能力差,甚至可能完全不說話,或重復他人的話語。 3. 重復刻板行為:比如不斷地拍手、搖晃身體,堅持相同的日常活動順序,對環境變化極度敏感。 4. 興趣狹窄:只對極少數特定的事物或活動感興趣,對其他常見的玩具或游戲缺乏興趣。 5. 感知覺異常:對某些聲音、光線、觸覺等過度敏感或不敏感。 總之,兒童自閉癥的癥狀較為復雜,需要家長和老師細心觀察。一旦發現孩子有類似癥狀,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童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診,以便盡早進行評估和干預。
2024-12-24 13:4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兒童自閉癥(或稱孤獨癥)是發生于兒童早期的一種涉及感知覺、情感、語言、思維和動作與行為等多方面的發育障礙,也是廣泛性發育障礙中最為常見和典型的一種,它不是由一般的單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來自多數原因的障礙癥候群。 其主要癥狀為: 1.社會交流障礙一般表現為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與父母親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系等。 2.語言交流障礙語言發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后出現語言倒退,或語言缺乏交流性質。 3.重復刻板行為。 4.智力異常70%左右的孤獨癥兒童智力落后,但這些兒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較強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圍,約10%智力超常,多數患兒記憶力較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面。 5.感覺異常表現為痛覺遲鈍、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的恐懼或喜好等。 6.其他常見行為包括多動、注意力分散、發脾氣、攻擊、自傷等。這類行為可能與父母教育中較多使用打罵或懲罰有一定關系。患自閉癥的孩子,心理是不正常的,所以,不能以正常孩子的教育來要求和對待他,只能在順應中循循善誘,不能主觀地強求。 正常孩子要全面發展,不能由著孩子的傾向。而對自閉癥的孩子卻不能這樣要求,要先順著孩子,滿足孩子,適當引導。例如你孩子喜歡電腦,這是因為他難以和人溝通的原因,應該利用電腦擴展他的知識,例如提供他好玩的數學VCD、數學游戲軟件等。 還要利用電腦促使他與人溝通,例如家長參與他玩電腦,逗引他說話,讓他回答家長的問話,讓他表達自己的想法等。 還可由電腦引向其他,例如提供與電腦有關聯的學習用品,如與電腦游戲相關的圖畫書、練習冊等,自閉癥孩子對書、冊還是有興趣的。
2015-11-18 14: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自閉癥主要表現在缺乏語言交流,智力異常,感覺遲鈍等方面,父母在教育當中要少使用打罵,懲罰等,多一些表揚,鼓勵,讓孩子樹立自信,可以到正規的醫院確定下孩子的情況,作對應的治療。
2015-11-18 13: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自閉癥兒童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愿與人交流患自閉癥的人喜歡獨處,對父母沒有依賴性;他們的孤獨還表現在對周圍的事不關心,自己愿意怎樣做就怎樣做,毫無顧忌、旁若無人,周圍發生什么事似乎都與他無關,很難引起他的興趣和注意,不與他人產生目光接觸,不愿與他人交流。
2015-11-18 12: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社會交流障礙。一般表現為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與父母親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系等。2、語言交流障礙。語言發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后出現語言倒退,或語言缺乏交流性質。3、重復刻板行為。4、智力異常。70%左右的孤獨癥兒童智力落后,但這些兒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較強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圍,約10%智力超常,多數患兒記憶力較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面。5、感覺異常。表現為痛覺遲鈍、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恐懼或喜好等。6、其他常見行為包括多動、注意力分散、發脾氣、攻擊、自傷等。這類行為可能與父母教育中較多使用打罵或懲罰有一定關系。特殊教育訓練的范圍包括對患兒專注力、認知能力、閑暇自處能力、社交能力、生活適應能力、情緒控制、言語溝通、感知功能、生理需要以及行為問題等方面的訓練。而社交能力的訓練則為重中之重,因為只有通過社會交往,才能促進感知覺、動作、語言、智慧與個性的積極發展,獲得知識技能,激發和溝通情感,培養友誼感和同情心,并逐步懂得一些初步的行為準則
2015-11-18 10: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