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周寶寶睡覺時手腳抖動 4 次,每次 30 分鐘,咋回事?
我寶寶出生5周,期間發現4次睡覺時手腳不停的一抖一抖的,每次大概持續30分鐘,睡覺還是正常。請問是什么原因導致,是否需要看醫生?謝謝!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5 周寶寶睡覺時手腳抖動,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也可能與神經發育未完善、缺乏維生素 D、低鈣血癥、腦損傷、癲癇等有關。 1. 生理現象:寶寶神經系統發育尚不成熟,睡眠中可能出現短暫、不規律的手腳抖動,這通常是正常的,隨著寶寶長大可逐漸消失。 2. 神經發育未完善:寶寶大腦皮質的抑制功能還較弱,神經髓鞘發育不完善,可能導致神經沖動傳導易泛化,引起手腳抖動。 3. 缺乏維生素 D:維生素 D 缺乏會影響鈣吸收,導致血鈣降低,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從而出現手腳抖動??裳a充維生素 D 滴劑、維生素 AD 滴劑等。 4. 低鈣血癥:寶寶生長發育快,鈣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易引發低鈣血癥,引起肌肉興奮性增加,出現抖動。可通過飲食補充鈣,必要時使用鈣劑,如葡萄糖酸鈣口服液。 5. 腦損傷:出生時缺氧、產傷等導致腦損傷,可能影響神經功能,出現異常抖動。需要進一步檢查評估,如頭顱 CT 等。 6. 癲癇:少數情況下,可能是癲癇發作,表現為手腳抖動,常伴有意識障礙等。腦電圖檢查有助于診斷。 如果寶寶手腳抖動頻繁、持續時間長或伴有其他異常,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22 22: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國靜 醫師
威縣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寶寶剛剛出生,很多細心的父母的家長經常會發現,在打開小寶寶的被子,或不遠處有一點聲音時,他會全身快速的抖動。是不是寶寶膽子太小了,外來的聲音把他嚇著了?其實根本不是這么回事。由于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受刺激引起的興奮容易“泛化”,表現為在打開新生兒包被或是大聲、強光、震動以及改變他的體位都會使小兒抖動起來,出現粗大震顫樣自發動作,或緩慢的、不規則的、抽搐樣的手足動作,甚至有時可見踝部、膝部和下頦的抖動等這些無意識、不協調的動作,通常被稱做驚跳。由于這些都是由大腦皮層下中樞支配的,所以在新生兒期出現并沒有病理意義,家長大可不必緊張。新生兒出現驚跳時,只要成人用手輕輕按住他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靜。沒有裹包被的新生兒,只要扶住他的雙肩或將一雙小手交叉按在胸前,也可以使他安靜下來。新生兒驚跳對腦的發育沒有影響。但新生兒的驚跳仍需與驚厥相區別。如果被包打開后,發現寶寶兩眼凝視、震顫,或不斷眨眼、口部反復地作咀嚼、吸吮動作,呼吸不規則并伴皮膚青紫、面部肌肉抽動,或突然出現肌張力改變,比如四肢持續性的強直,或反復出現快速的某一肢體或部位抽搐,以及陣發性痙攣,這些是新生兒驚厥的表現。提示小兒患有某種疾病,要及時請醫生診斷治療癥。新生兒驚厥病因很多,有時幾種因素同時存在,明確病因是進行特殊治療和估計預后的關鍵,常見的病因有:新生兒窒息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腦病,重者可以死亡;分娩時產傷引起顱內出血,多見于體重較大的足月兒;早產兒腦室周圍和腦室內出血,早產兒腦內此區域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對缺氧、酸中毒極為敏感,易出血;感染,新生兒尤以化膿性腦膜炎最多見,也可有一些病毒感染引起;這些都可引起新生兒驚厥。還有一些代謝異常如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鎂、高鈉和低鈉血癥、維生素B6缺乏,氨基酸代謝紊亂均可引起新生兒驚厥;如果媽媽在分娩以前用過某些藥物麻醉藥或巴比妥類藥物,胎兒通過胎盤接受了該藥物,出生后由于不能繼續接受藥物供應,也可發生驚厥;還有一些是由于嚴重的高膽紅素血癥,大量游離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沉積在腦基底節,影響腦細胞的能量代謝而出現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驚厥等。驚厥對新生兒以后腦的發育有影響,有可能產生神經系統的后遺癥,所以如果發現寶寶發生驚厥或不能確定是否為驚厥,應盡快到醫院看醫生,緊急尋找病因并立即給予治療。
2015-11-17 07: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考慮抽搐建議去醫院檢查看看考慮是否缺鈣或癲癇積極治療
2015-11-17 03: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