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行為的生理基礎有哪些?
.生理原因大量動物實驗與臨床資料表明,攻擊行為有其生理基礎。一些生理學家提出,小腦成熟延遲,傳遞快感的神經道路發育受阻,因而難于感受和體驗愉快與安全,可能是攻擊行為發生的因素。有人報告,暴力犯罪者中腦電波異常多見,特別是穎葉的慢波活動與正相尖波,在普通人群中為2%,在攻擊型人格患者中則為14%。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攻擊行為的生理基礎較為復雜,主要包括小腦成熟延遲、神經道路發育受阻、腦電波異常等。此外,激素水平失衡、遺傳因素以及大腦結構異常等也可能有關。 1.小腦成熟延遲:小腦在協調運動和平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其成熟延遲可能影響個體對自身行為的控制和調節,增加攻擊行為發生的風險。 2.神經道路發育受阻:傳遞快感的神經道路發育異常,導致難以感受和體驗愉快與安全,進而可能促使個體通過攻擊行為來尋求刺激或滿足。 3.腦電波異常:特別是顳葉的慢波活動與正相尖波異常,可能反映大腦功能的紊亂,與攻擊型人格存在關聯。 4.激素水平失衡:例如雄性激素水平過高,可能影響情緒和行為,增加攻擊性。 5.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的變異可能使個體更容易表現出攻擊傾向。 6.大腦結構異常:如前額葉皮質發育不良,影響決策和情緒控制能力。 總之,攻擊行為的生理基礎是多方面的,了解這些因素有助于深入研究和干預攻擊行為。
2024-12-19 04: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