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一般肚子饑餓時情緒變得異常煩躁不安,總因為小事而暴躁如雷或和他人吵架、易沖動,其實大多數人都會出現此問題。所以盡量不要讓自己處于過度饑餓狀態,不僅會讓自己脾氣暴躁,而且也會引發多種疾病。
為什么一餓就容易暴躁?
兩頓飯之間,隨著時間延長,為大腦提供消耗的葡萄糖量會慢慢地流失,大腦注意力以及思維能力必須由葡萄糖支撐,一旦缺乏葡萄糖就會造成溝通困難。當感覺到饑餓卻沒有吃飯時,大腦就會缺少葡萄糖。由于血糖水平降低,大腦可觸發釋放大量應激激素,讓人們產生不愉快的心理,情緒暴躁且難以控制憤怒的情緒。另外,過度饑餓時胃中也會分泌大量饑餓素,幫助提高食欲,促進食物消化。不過饑餓素水平過高卻會改變大腦回路基因,也讓人們產生沖動,降低決策力。
過于饑餓會引發哪些問題?
1、加快肌肉流失速度
過度饑餓時可分解儲存在肝臟中的肝糖原來提供能量,使得血糖濃度逐漸回升。消耗完儲存的肝糖原后,可產生大量糖異生,以分解脂肪和肌肉來維持血糖水平,久而久之使得肌肉組織流失,造成基礎代謝率下降,同時也會降低免疫力。
2、使得血糖波動較大
糖尿病患者過度饑餓會使得血糖波動過大,增加患糖尿病并發癥風險,如心肌梗死或冠心病,同時也會誘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腎病等。
3、誘發低血糖
過度饑餓時不吃任何食物也會引起低血糖,尤其是年齡大且病程長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癥狀并不是很顯著,沒有及時處理可能會威脅生命。
4、造成身體肥胖
某些情況下過度饑餓確實能降低體重,不過卻會導致肌肉流失,降低基礎代謝率,減慢新陳代謝速度,只要稍微暴飲暴食就會讓體重反彈。
餓得快是怎么回事?
1、血糖控制不穩
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良時易出現饑餓感,因為胰島素分泌發生紊亂,太多胰島素分泌會降低血糖水平,進而引起頭痛頭暈、心慌、全身乏力和饑餓感。
2、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可分泌大量甲狀腺激素,使得代謝異常亢進,過度興奮交感神經,從而造成易饑餓、脾氣暴躁和體重下降等。
3、肝功能異常
肝功能異常同樣也會造成饑餓,血糖濃度降低時肝臟無法正常分解肝糖原,不能維持正常的活動能量,只能消耗血液中的糖原,從而產生饑餓感。
4、腸胃消化問題
食物進入腸胃后,大量胃酸分泌可加快腸胃消化吸收速度,從而導致饑餓。另外,腸胃消化吸收不良無法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不能為身體提供能量,同樣也會導致饑餓感。
溫馨提示
若長時間吃高脂肪和高熱量食物如巧克力、餅干以及蛋糕等易導致饑餓,所以應少吃這些食物,不妨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粗糧。保持一日三餐規律性,不能延長兩頓飯間隔時間,多吃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如果蔬以及粗糧等,能延長飽腹感。
(責任編輯:勞敏聰 )
正常人每天的進食規律是一日三餐,在保證營養的豐富、均衡的前提下,除了在進食之后進行劇烈運動或很消耗能量的事情,通常是不會出現經常饑餓的情……詳細>>
不少人在減肥過程中都會苦惱,為什么吃的很少還是會長胖。其實瘦不下來也是有原因的,多半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如果不及時調整不良的生活習慣,……詳細>>
香蕉片是通過把香蕉進行一些加工從而得到的,不過它的本質沒有發生什么變化,香蕉擁有的營養成分它還是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