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艾灸是一道中醫治療方法,當體內濕氣過重的時候,可以用這種方法把體內的濕氣排出。本身夏天天氣比較炎熱,氣候也比較潮濕,濕氣容易入體,不妨嘗試一下艾灸,保養自己的身體,讓自己順利的度過夏天。很多人不知道做艾灸時排出的水是不是濕氣,接下來一起了解一下。
艾灸時排出的水是濕氣嗎?
艾灸是燒灼艾草,借著艾草灼燒的熱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種方法。在做艾灸時,身體排出來的水,確實是濕氣。如果體內濕氣很重,排出來的水就會比較多。可以觀察排出水的顏色,如果是沒有顏色的就是寒濕,如果是黃色的就說明體內有郁熱,如果是血姓的就說明體內有很強的濕毒。
艾灸不適合哪些人?
1、上火的人
上火指的是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的內熱癥候,有眼睛紅腫、尿黃、牙痛、咽喉痛、口角糜爛等癥狀。上火體質的人應該謹慎的選擇艾灸,艾葉藥性溫熱,會讓上火的問題更加嚴重。
2、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患者是需要謹慎艾灸的,常見的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不管是用艾灸,還是用艾葉泡腳,都是不適合的。在準備做艾灸之前,要告知中醫師自己的身體狀況,幫助中醫師判斷自己是否適合艾灸這種治療方法。
3、身體不佳的人
如果身體感到不舒服,或是疲勞,或是饑餓,或是醉酒,或是有頭疼腦熱,都不適合艾灸。皮膚出現破損時,不適合直接用艾草做艾灸。還有就是人們情緒有很大波動的時候,比方說大喜、大悲、大怒、大驚,也不適合做艾灸。要等到心情平復了,身體狀態好了,再去做艾灸,不急于一時。
4、孕婦和兒童
孕婦雖然能夠做艾灸,但是不提倡,即使要做艾灸,也要減少艾灸的時間,減少灸量,避開腰部以及腹部。兒童不適合做艾灸,兒童皮膚對溫熱疼痛感覺敏感度比較差,而且小孩比較好動,不太配合,在施灸的時候容易出現意外。
(責任編輯:吳麗姿 )
隨著中醫技術不斷發展,人們對于中醫治療疾病及調理身體的功效越來越信任。許多人會把中醫理療項目當做養生調理的途徑之一,其實在進行中醫理療項……詳細>>
生活中應該經常聽說過濕氣,濕氣長期積壓在體內是非常不好的,它就相當于一種慢性病毒,久而久之很容易對身體的各個機能都造成不同層次的損傷。……詳細>>
艾灸是中醫養生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方法,并且有很多的作用。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艾灸一定要找準穴位,有3個穴位是不能艾灸的。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了……詳細>>
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當中的灸法,是用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雖然這種中醫治療方法……詳細>>
艾灸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不僅可以治療疾病,還在養生保健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