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天冷了以后,小方發明了一項新的愛好——煲湯。有天輪到了薏米排骨湯,吃完以后瞬間她就愛上了這個味道。開始思考起能不能天天喝的問題,其一是味道好;其二是嶺南氣候易濕重。但是卻被朋友阻止了,朋友說,“這薏米雖然祛濕,但是長期吃就不對了。不應該這么干。”小方就不解了,這是為什么?薏米怎么了?不是“祛濕王”嗎?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解釋一下吧,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長期單用薏米祛濕不靠譜 因為少做了這一步
其實薏米祛濕不假,但是如果只祛濕不健脾,那就真的是不利于健康了。要知道,脾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運化水汽的功能就有所降低,水汽難以排泄出體外,長期堆積即成濕氣;而脾喜燥不喜濕,濕氣一重,脾就要不停地工作來加速排泄,時間久了也容易發生損傷。因此,如果長時間只祛濕,卻不注重健脾,看起來濕重的癥狀似乎是減輕了,其實反而是把脾給傷了,脾胃運化需要陽氣,寒食傷陽,久而久之自然不利于身體健康。
為何對癥吃薏米卻仍不見效果?竟是兩個細節出了錯
所以,濕氣重也是需要分型的,有些人可能吃薏米真的很有效,有些人可能沒有效果。那為什么有人明明是對癥來用,卻還是不覺得濕氣有祛呢?這就和吃的方式有關系了。
很多人吃東西講究原汁原味,對薏米也是這樣。實際上,薏米直接主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主要是因為薏米偏寒,直接煮著吃會傷脾臟,最好是炒一下再拿來煮湯,能夠減輕薏米的寒性。
其次,如果薏米在煮之前沒有先用熱水浸泡上一個小時的話,是很難煮爛的。沒有煮爛的薏米起不了任何保健作用的。
這一物搭配薏米祛濕效果勝過薏米紅豆湯
一般認為,薏米祛濕最好要搭配一些健脾益氣、溫中理氣的藥材效果會更好。一般大家最常見的搭配就是紅豆,但是你知道嗎?有一物比紅豆更適合。那就是芡實了。芡實性平和,可補脾止瀉,除濕止帶。與薏米搭配既可祛濕又可健脾。而紅豆性偏涼,有部分人群可能不太適合。
濕重調理莫忘“微午休”
其實,濕重調理除了要注意飲食之外,在生活細節上也需要多加注意。比如說,在作息方面,最好堅持“微午休”。很多上班族或學生族可能沒有時間午睡,但是可以嘗試閉目養神十幾秒,長期堅持對養生很有益處。如果感覺身體疲乏,雙眼干澀,略有困意,可以微微合上雙眼休息10~20秒,能給身體快速充電,恢復精神。
(責任編輯:鄭永儀 )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藥里稱作“赤小豆……詳細>>
身體有濕氣怎么辦?總是靠拔火罐又不行,其實膳食去濕效果也很好,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款膳食,不僅簡答容易煮,祛濕效果還很不錯,這款膳食就是紅……詳細>>
身體有濕氣怎么辦?應該吃什么好呢?要不要吃點藥祛一下?很多人一旦覺得自己身體有濕氣,或濕氣重的時候就會十分緊張,但是祛濕氣的方法有很多,……詳細>>
中醫以為,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等功能,被稱為“先天之本”。腎虧精損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許多……詳細>>
有一部分女性喜歡喝薏米紅豆粥,不僅可以為身體補血同時也可以消除水腫,具有健脾護胃的功效,薏米紅豆粥雖然好,但是也不能天天喝,那就跟著小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