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對于胃病患者來說,腹部脹氣是常見癥狀。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什么會導致胃脹氣,同時我們來說說胃脹氣應該如何治療:
引起胃脹氣的原因是什么
反復加熱食物:專家表示,反復加熱面食、米飯和土豆等食物,容易破壞其中的分子結構,會形成難以消化的抗性淀粉,從而導致胃脹氣。
激素水平波動:女性經期胃脹氣,其原因是孕酮激素水平升高,導致腹部及腸道肌肉松弛。
常嚼口香糖:與吃飯過快一樣,嚼口香糖會吞下更多空氣,增加胃腸脹氣的風險,含有山梨醇或木糖醇的口香糖會導致脹氣危險翻倍。
服用抗生素:服用抗生素可能會擾亂腸道菌群平衡,導致壞細菌過量繁殖。腸道缺少好菌就更容易發生脹氣。
壓力過大:焦慮和壓力會加重胃脹氣的癥狀,過大的壓力可能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
中醫常用五法治療胃脹氣
治療腹部脹滿、不時排氣,中醫常用的有五種處理方式:
1、寒濕內聚。腹部脹滿、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大便泄瀉,或脘腹疼痛、口渴不欲飲、肢體倦怠。可用胃苓湯與厚樸溫中湯來溫化寒濕。
2、脾胃虛寒。排氣不臭,腹中滿脹,喜暖喜按,或進熱食熱飲較舒服,食欲減退、神疲乏力。可用理中湯加減來溫補脾胃。
3、濕熱蘊結。腹脹惡心、心中煩悶、口渴不欲多飲、時時汗出、大便溏泄味臭、排氣亦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可用王氏連樸飲加減來化濕清熱。
4、宿食停滯。腹滿脹痛、噯腐吞酸、見食物覺惡心、大便泄瀉味臭并含有不消化食物、排氣有腐臭味。可用保和丸加減來消食導滯。
5、實熱內結。腹滿或硬痛、大便秘結、口干舌燥。可用承氣湯加減來瀉下熱結。
按摩也緩解胃脹氣
除了上述我們說的治療方法,適當按摩結合食療也可緩解胃脹氣:
按摩方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在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連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重復10次,可促進胃酸分泌還能止疼。
內關穴:按摩內關穴有助于消除胃脹氣的情況,內關穴位于手腕橫格紋以上大概三個手指寬的地方,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壓20-30次,并且按摩1分鐘,就會逐漸減輕胃脹氣的感覺。
下脘:于腹部,距離脾胃很近。中醫有個選穴原則,叫“臨近選章門穴”,意思在病患部位的周圍和附近選穴。
胃脹氣食療方
雞肫皮煎酒曲:腹中脹氣、胃中堵塞、不思飲食的人,可用雞肫皮30克、生酒曲15克,共煎飲服。每日早晚各1次,連飲數天,可使脹氣消除、食欲增加。
橘皮茶:用新鮮橘皮50克,將其撕碎,加少許白糖,開水沖泡,當茶飲,對較輕微的脹氣頗有療效。若無新鮮橘皮,可去藥店買6克陳皮泡茶飲服,也有一定作用。
楊梅酒:鮮楊梅洗凈,晾干,加高粱酒浸滿,封固三個月備用。食欲不振、脹氣不舒時,少量佐餐飲用,可獲立竿見影之效。
山楂麥芽湯:生山楂、炒麥芽各15克,水煎2次, 1日分2次飲服,連飲數日。食積不化、脹氣持續者服用,能較快消除癥狀。
(責任編輯:鄭永儀 )
胃著涼或者飲食不節等原因,都會導致出現胃脹氣的情況。該如何預防胃脹氣,出現這種情況,又如何快速緩解胃脹氣癥狀呢,一起來看看中醫有哪些好方……詳細>>
胃腸道功能減弱的人群,若是暴飲暴食會增加胃部的負擔,從而引起胃脹氣,除了選擇藥物來緩解之外,也可以對相應的穴位按摩來舒緩胃脹氣。詳細>>
生活中有一些人在吃飯后總感覺胃脹,會不停的打嗝,其實這是一種胃脹氣的癥狀。短時間出現胃脹氣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不大,但是經常出現胃脹氣就有可……詳細>>
胃脹氣很難受,引起胃脹氣的原因也有很多,常見的有消化不良、胃動力不足,一般表現為飯后飽脹、坐臥不安。胃脹的反復發作還可能引起胃炎、消化道……詳細>>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了,很多人在平時經常暴飲暴食或者是饑飽不均,以及飲食無規律,都是導致腸胃疾病的原因。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