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刮痧是可以養生保健的,這也是很多人的選擇。但是中醫刮痧養生要先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只有適合才是最有效果的。下面就來一起看看中醫刮痧的保健養生功效和方法是怎樣的吧。
中醫刮痧的保健養生功效
刮頭部:提神醒腦,頭為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經交會的地方,頭部經脈通暢,會使人精力充沛,有益于腦血管、腦神經功能。因而常用刮痧板刮拭頭部,可以振奮陽氣,使人神清氣爽。給頭部刮痧時,可以把頭頂正中央的百會穴當做中心,向四周刮拭,刮到頭皮有溫熱的感覺即可。刮的時候,如果覺得某個地方比較疼痛,可以在那反復刮拭幾下,直至疼痛感消失或減輕。
刮頸肩:活血舒筋,頸肩酸痛多是由于頸肩部氣血瘀滯所致。刮痧可以舒筋通絡,活血化瘀,增進局部新陳代謝,使本來僵硬的肌肉放松,從而消除頸肩部的不適。刮頸肩的常用方法有兩種。一是采用直線刮法,沿著后腦中央的風府穴、頸部中央的大椎穴刮下來,再刮左右兩側的穴位,每一側可上下刮15~20次;二是沿著后腦左右兩側的風池穴到肩膀左右兩側的肩井穴構成的弧線刮下來,每側也可刮15~20次。
刮兩脅:疏肝解郁,肝主疏泄,調節氣機。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和諧人的心情就會愉悅、開朗。反之,疏泄功能不正常,氣機不暢,就會出現焦慮、抑郁、煩躁等負面情緒。由于肝經主要分布在人體的兩脅部位,常刮拭這個區域能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其中,重點是乳頭直線和第六肋間交點的期門穴。刮拭時,動作要慢,尋找并刮拭疼痛或結節的部位。
刮腹部:減小肚子,腹部是人體大部分經絡循經的部位,由于缺乏運動常會造成經絡淤堵。腹部刮痧可以疏通經絡,幫助贅肉運動,還有緩解便秘、腹瀉的作用。刮腹部時,兩條腿要分開站立,站穩站直,用刮痧板沿一側肋骨的下緣刮拭,一直刮到小腹,再刮向另一側。刮的力度要適中。如果便秘就順時針刮,腹瀉則逆時針刮。
刮腳底:緩解失眠,腳底分布著很多臟器的反射區。在臨睡覺前刮一下腳底,有促進睡眠、緩解頭痛等多種保健作用。給腳部刮痧,可以先從腳掌到腳后跟方向做全腳底的刮拭,等刮熱后再用刮痧板重點刮拭腳心的涌泉穴。失眠的人可多刮第四腳趾外側的足竅陰穴和足背部第一、第二腳趾中間的行間穴。
中醫刮痧的方法
將刮痧油涂抹在患部(疼痛)或經脈線的范圍上。用刮痧板按經絡循行方向(由上向下、由內向外)順次刮拭(可按血液循環方向),以疏筋活血,通經活絡,(面部、胸部由內向外,雙手、雙足、頭部、背部由上向下)。
凡有病源之處,其表面則輕紅、紅花朵點,重則成累塊,甚至青黑塊皰,較嚴重之青黑累塊、前三現象刮拭時都有痛感,如無病痛,則無反應,亦不覺疼痛。第二次刮痧需等患處無痛感時再實施(約3---7天,因人而異),直刮至患處清平無累塊,則病癥自然消除了。
兩類病癥更適合刮痧來治療
頭痛
頭痛是臨床常見癥狀,發于各種急、慢性疾病,如感冒、高血壓、頸椎病、發熱性疾病、顱內、五官等疾病均可導致。多為風邪襲入經絡,肝陽上亢,氣血虧損以及淤血阻絡。神經性頭痛系長期焦慮、緊張和疲勞;偏頭痛是顱腦血管神經功能紊亂所致。頭痛往往伴隨惡心、嘔吐、冷汗、面色蒼白等。
經絡刮痧:
頭部:以頭頂(督脈:百會穴)為中心,分別向前(至前額神庭穴)、至后后發際邊凹處(膀胱經:天柱穴)、左、右刮拭至太陽穴;
肩部:雙側肩周部;
上肢:雙外側(大腸經:從合谷穴向上至肩部);疼痛重者加阿是穴(痛處)。
肩周炎
肩周炎又稱漏肩風、五十肩、凍結肩。其主要表現為:
疼痛——早期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后逐漸發展到持續性疼痛,晝輕夜重,不能向患側側臥。
功能活動受限——肩關節各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特別是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例如,梳頭、穿衣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屈肘時手摸不到肩。日久可以發生肌肉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臂上舉不便、后伸不利等癥狀,本病好發于50歲左右年齡的人,女性的發病率高于男性,多見于體力勞動者。
刮痧治療肩周炎主要刮痧部位:頸部,肩背部,胸部。
(責任編輯:楊曉紅 )
中醫刮痧是可以養生保健的,這也是很多人的選擇。但是中醫刮痧養生要先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只有適合才是最有效果的。下面就來一起看看中醫刮痧的保……詳細>>
刮痧是我國中醫養生治病的傳統方法之一,并且至今也受到很多人喜愛。那么,刮痧養生的好處究竟是什么呢?要如何刮痧才會起到作用呢?在這里,就來……詳細>>
現如今的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和保健,因此也愿意嘗試各種不同的養生方法。在各種養生的方法中,中醫養生從始至終都很受到大家的歡迎。在中醫養生中……詳細>>
刮痧是中醫常見的療法之一,非常有效而且方便。刮痧過后我們整個人都會感到身體輕松、精神清爽飽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以為中醫刮痧療法沒……詳細>>
中醫刮痧是可以養生保健的,那么刮痧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呢?刮痧后有什么要注意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