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坐罐
是拔罐中最常用的方法,罐拔上后一般留罐5—15分鐘,看皮膚表面反應的情況,若皮膚潮紅有充血或有紫點即可起罐,罐不移動故叫坐罐或留罐。
走罐
因需用潤滑油才能走移故叫油走罐。一般用于面積大肌肉豐厚部位。如腰背、肩胸、臀、腿等部位,首先選好大小適宜的玻璃罐,在應拔部位涂上潤滑劑,若治療風濕、腰肌勞損、肩周炎等,拔罐時涂上風濕油、紅花油之類作潤滑劑,因拔罐時腠理打開,藥易滲入毛孔有利治療。
用閃火法,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立即將罐移動,不能停,罐若吸緊就難移動,移動范圍根據病情而定,腰背部可直拉,胸部宜順助拉,腹部宜旋轉移動,若某部肌肉麻木和有硬感,可在此部位一輕一重轉動罐體螺旋形移動,如同按摩,至皮膚潮紅或出痧為止。多用于肌肉萎縮、痛癥、消化不良。
響罐
閃火快速扣上按搖三下將罐用力提起,這樣罐的響聲很大,故名響罐。有的患者肌肉很少,皺紋又多,坐罐不易吸住,用響罐可以彌補,對于皮肌麻木、疼痛、小兒麻痹后遺癥有一定療效。
針罐
是針刺拔罐雙管齊下的方法。將拔罐針刺有機結合起來,對治療風濕痹癥有較好療效,民間流傳一句“九針拔罐癥去一半”,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針罐是在應拔部位施以針刺得氣后留針,再以針為中心,將罐拔上,坐罐時間5—15分鐘,罐內空的高度不得碰上針柄。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拔罐也會有危害嗎?拔罐養生在中醫中是很常見的,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不過,你知道如果拔罐的方法不正確也是有危害的嗎?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了解……詳細>>
拔火罐,是一種中醫的拔罐療法,通過負壓對于皮膚的吸著,從而使得身體里的濕氣祛除的一種方法,現在跟是流行用語減肥瘦身等各個方面。可是,也有……詳細>>
拔罐是中醫中最常見的養生和緩解不適的方法,操作方法較為簡單,很少會有副作用,因此很受大家的歡迎。不過,要真正發揮拔罐的功效作用,就不得不……詳細>>
拔罐又叫做火罐氣、吸筒療法,主要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排出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于腧穴或應拔部位體表,對身體產生刺激以達到防治疾病目……詳細>>
拔罐是中醫常用的一種傳統治療手段,很多人更是可以學習后在家里上手為家里人治病養生。先別忙,在了解拔罐后有什么注意事項之后,再行拔罐也不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