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心律失常是心臟搏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引起的心跳節律或頻率的改變,病人常表現有心慌、氣短、胸悶、頭暈頭痛、耳鳴、健忘、乏力等癥狀。下面我們看看中醫如何治療心律失常?
常見的心律失常的癥狀有:
1、竇性心律失常。正常人竇房結產生的沖動頻率為60—100次/分。如果頻率不足60次/分,就被視為竇性心動過緩,如果頻率超過100次/分,則被視為竇性心動過速,如果沖動不規則,就是竇性心律不齊的表現。如果沖動的產生有短暫或較長時間的停止,就是竇性停搏的表現。這是常見的心律失常的癥狀之一。
2、沖動起源異常。如果竇房結的起搏功能受限、周圍組織發生傳導障礙、竇房結以下的異位興奮點自律性增高等均可導致早搏動或心動過速的心律失常的癥狀。
3、傳導障礙。直心臟沖動傳導的順序或時間發生改變,心臟某一部分對沖動不能正常傳導或傳導時間延長為病理性傳導阻滯,可發生在心房內、束支內、房室交界區、心室內、竇房結周圍或竇房結與心房之間。這也是常見的心律失常的癥狀。
治療心律失常的方子
應對心律失常,中醫有許多相關的藥方,下面盤點幾個:
1、養心鎮驚湯
白茅根15g,天竺黃9g,龍骨20g,牡蠣20g,鉤藤12g,忍冬藤12g,茯神15g,磁石15g,生白芍15g,朱砂3g,石菖蒲10g。水煎服,每日一劑,每劑煎二次。十天為一療程。臨床用于驚恐所致心悸不安者。
2、定心湯
龍眼肉30g,酸棗仁15g,山萸肉15g,炒柏子仁12g,生龍骨20g,生牡蠣20g,生乳香3g,生沒藥3g。水煎服,每日一劑,每劑煎兩次。十天為一療程。臨床用于心悸、怔忡、驚恐不寧者。
3、茴心草方
茴心草鮮30g或干品6g,加入冰糖適量,水煎服。每日一劑,15天為一療程。可間隔2~3天后再服,一般連續使用2~3個療程。臨床用于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心悸。
4、苦參益母草方
苦參20g,益母草20g,炙甘草15g。水煎服,每日一劑,每劑煎兩次。一周為一療程。適用于心悸而脈數的患者。
5、酸棗米粥
酸棗仁30-45克,粳米100克。把棗仁搗碎,濃煎取汁,再用粳米加水適量同煮,待米半生半熟時,兌人棗仁汁再煮為粥。晚餐時溫熱服食。
6、當歸羊肉湯
當歸、生姜各75克,羊瘦肉1000克,大料、桂皮少許。文火燜至肉爛熟,去藥渣,食肉服湯,每次適量。 對于心動過緩,病竇,傳導阻滯者效果好。
7、當歸紅花湯
當歸、赤芍各10克,紅花、丹參、琥珀、廣郁金、檀香、川芎各9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本方理氣、活血、調脈,適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心律失常。
8、人參粥
人參末3克,冰糖少量,粳米100克。同人砂鍋煮粥,早晚空腹分服。適用于各種心律失常。
(責任編輯:鄭永儀 )
中醫認為治病不如防病,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下面就說說中醫對待心率失常有什么預防的手段。心律失常的癥狀都有哪些:1……詳細>>
心律失常是心臟搏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引起的心跳節律或頻率的改變,病人常表現有心慌、氣短、胸悶、頭暈頭痛、耳鳴、健忘、乏力等癥狀。下面我們……詳細>>
心律失常是心臟搏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引起的心跳節律或頻率的改變,病人常表現有心慌、氣短、胸悶、頭暈頭痛、耳鳴、健忘、乏力等癥狀。下面我們……詳細>>
中醫認為治病不如防病,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下面就說說中醫對待心率失常有什么預防的手段。詳細>>
對于小兒心律失常的治療,應該首選確定噶并原因及時病情程度,給與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心律失常的發病突然無規律,如果治療不當,很容易給患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