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老人出現骨質疏松后會容易骨折,而骨折會導致行動不便,給家庭帶來負擔,所以患有骨質疏松的朋友要及時治療,同時注意飲食上的調理。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骨質疏松的一些危害以及中醫治療方法。
腰背痛或是骨質疏松惹的禍
日常生活中,若是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可能就預示著你已經被“纏上”。因為疼痛是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站立或久坐后疼痛加劇,坐下或躺下后疼痛減輕;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和腰椎病、頸椎病不同,這種痛位置不固定。同時,駝背和身高變矮也是骨質疏松的常見癥狀之一。
脊椎椎體前部多為松質骨組成,此部位負重最多,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身長平均縮短3~6厘米。
骨質疏松的三大危害
輕度時沒有明顯感覺,但骨鈣和骨量在慢慢流失,骨密度和骨強度逐漸下降,骨的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逐漸會出現腰背疼痛或腿疼,慢慢發展到關節疼痛、全身骨骼疼痛,上樓、負重或用力時疼痛。
其中胸椎、腰椎壓縮性骨折最多見,也最不容易被發覺而漏診。壓縮輕者沒感覺,重者會有腰背疼痛,但椎骨壓縮后不錯位,數月后穩定下來,疼痛自行緩解,多數人以為勞損或不重視而忽略,常常在看其他疾病拍片時才發現壓縮骨折,但風險是該處椎骨或其他椎體還會繼續骨折。
嚴重時翻身、起坐、行走困難,甚至脊柱變形或伸展受限、身高縮短、駝背,內臟功能受影響,還可導致便秘、腹痛、腹脹、食欲改變等。更重者會出現脆性骨折,即輕微創傷或者在未受傷的日常生活中就可發生骨折,比如跌倒常會發生大腿根、股骨頸、髖骨骨折或因支撐致手腕部骨折;咳嗽或抱孩子容易肋骨骨折;下樓梯踩空腳后跟跟骨骨折;彎腰、抬物等椎骨骨折。
中醫三大療法輕松擺脫骨質疏松
第一類:肝腎虛型癥
主要見腰膝酸軟,脊背疼痛,五心煩熱,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咽干舌燥,舌紅少苔,脈細數。此型多見于女性更年期。防治宜滋補肝腎,常用中藥包括熟地黃、枸杞、山萸肉、澤瀉等。中醫認為,肝藏血,主疏泄,其主要功能除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與氣血運行的通暢外,還與婦女月經、受孕與乳汁的分泌有關。因此,在治療骨質疏松癥時,往往要加入滋補肝腎的藥物。常用的中藥方劑可選四物湯、六味地黃丸等,可搭配服用。
第二類:脾氣虛型癥
主要表現為腰背酸軟、疼痛,四肢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緩弱。此型多見于為有偏食習慣或思慮過度的人群,脾失健運則氣血生化無源,而致骨質疏松。防治宜健脾益氣,常用中藥包括當歸、茯苓、白術、山藥等;常用方劑有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湯。
第三類:腎陽虛型癥
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疼痛,精神不振,小便清長,脈細無力,舌苔淡白,此型多伴有退化性關節炎。防治宜溫補腎陽,常用中藥包括熟地黃、杜仲、牡丹皮、山萸肉、鹿角膠、山藥等。溫補腎陽能提高體內性腺荷爾蒙的濃度,增加人體免疫功能,加強成骨作用,具有延緩及治療骨質疏松癥的效果。常用的中藥方劑有左歸丸、右歸丸。
(責任編輯:林宗可 )
老人出現骨質疏松后會容易骨折,而骨折會導致行動不便,給家庭帶來負擔,所以患有骨質疏松的朋友要及時治療,同時注意飲食上的調理。下面就為你……詳細>>
得了骨質疏松,不僅容易帶來疼痛,而且還可導致便秘、腹痛、腹脹、食欲改變等,更重者會出現脆性骨折。那么,骨質疏松應該怎么治療?中醫又是如何……詳細>>
骨質酥松在老年人當中相當普遍,并且為老人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骨質疏松會導致人關節疼痛,運動能力減退,甚至會造成骨折,嚴重的還會導致呼吸……詳細>>
骨質疏松的主要特征是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受到破壞,增加骨質脆性,易發生骨折。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骨質疏松是因為腎精虧虛或氣滯血瘀所引起的……詳細>>
骨質疏松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老年人如何預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