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如今,拔罐養生受到很多人的歡迎,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喜歡自備拔罐器,在家拔罐。這是因為拔罐操作簡便、療效顯著。另外,拔罐有眾多好處,利于強體養生。但需注意的是拔罐也有壞處。下面一起來看看以避免這些壞處發生。
拔罐有好有壞
拔罐歷史悠久,在古代稱為角法,是用杯罐或者竹筒作為工具,借助火焰燃燒掉罐中空氣產生負壓,使罐口深深吸附于皮膚上,造成皮膚淤血的一種中醫療法。拔罐好處很多,可活血化瘀、逐寒祛濕、疏通經絡、清除熱毒,還具有調整內分泌、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等作用。但雖然拔罐的好處很多,但也不能忽視拔罐的壞處。
拔罐治療時,罐內空氣隨著酒精的燃燒而逐漸消失,進而形成很強的吸附力,拔罐的吸力可使局部毛細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甚至會使紅細胞破裂,嚴重者有可能出現自溶血現象。另外,拔罐雖然對人體組織疼痛有一定治療作用,但拔罐僅是一種中醫輔助治療方法,并不能包治百病。
拔罐壞處雖然不甚明顯,但是長期大面積過度拔罐,會耗傷人體正氣,損害皮膚組織。很多人盲從拔罐,認為所有病都可以拔罐,于是乎每天拔罐,身上每天都有淤血,病非但沒有治好,身體卻越來越差,這就是不重視拔罐壞處造成的。
拔罐壞處基本上以皮膚損傷為主,因為長時間淤血對皮膚細胞損傷很大,細胞分裂的速度加快,細胞壁越來越薄,容易破裂,易造成皮膚發炎化膿的癥狀。除了對皮膚的損傷外,拔罐的壞處還有很多,最主要的壞處就是對身體免疫力的排斥,使身體容易生病上火。拔罐雖好,但也不宜盲目過度拔罐,應適可而止。另外,拔罐時及拔罐后,要注意保暖,避免使拔罐部位受涼。
拔火罐的體位
坐立位: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頸及背部,有利于吸拔頸肩、腰背脊椎兩側及大腿前上側膝部等部位。
俯臥位:背面而臥,或頭轉向一側或向下,下墊枕頭,上肢自然置于軀干兩旁,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暴露背部、下肢,有利于吸拔腰背、脊椎兩側及下肢后側等部位。
側臥位:側臥位可根據治療需要,將兩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有利于吸拔胸脅。髓和下肢內外側等部位。
仰臥位:仰面而臥,頭下墊枕,下肢平伸或膝下墊枕,上肢自然置于軀干兩旁,或屈肘置于頭部兩側,肌肉放松,暴露胸。腹部及上、下肢前內側,有利于吸拔前胸、腹部、上肢、下肢前側等部位。
那么,拔火罐還會有哪些常見誤區呢?
拔火罐的常見誤區
辨火罐:新老產品差別不大。拔火罐又稱“拔罐療法”、“拔管子”或“吸筒”。對于市場上各種各樣的火罐產品,傳統火罐和現代拔罐器之間的功能并無太大差別,尤其是材料的差別,對于火罐的療效來說,影響不是很大。但有一點需要大家注意,如果是針對寒癥如風濕、老寒腿等,則使用傳統的需要點火的火罐效果更好些。
拔火罐:弄清痛因再下手。對于患者在自己家里使用拔罐器,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弄清疼痛的原因,如果是一些慢性病所帶來的疼痛如腰脊勞損,或是扭傷,在患者明確病因并有醫囑的情況下是可以自己使用的,這樣也有利于治療。但疼痛的原因有時是非常復雜的,所以,不提倡人們在不清楚病因時就使用拔罐來自我診療,因為不對癥的拔罐雖然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卻會貽誤病情,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另外皮膚有破損,或患有易出血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紫癜等)的人也不適合使用拔罐療法。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拔火罐一定要找合格的醫師哦。
(責任編輯:潘瑋璐 )
中醫拔罐是很多人都了解,該方法可以治療多種疾病,那么拔罐常用什么體位呢?拔罐有什么要注意呢?詳細>>
拔罐是中醫中最常見的養生和緩解不適的方法,操作方法較為簡單,很少會有副作用,因此很受大家的歡迎。不過,要真正發揮拔罐的功效作用,就不得不……詳細>>
哪些疾病可以拔罐治療呢?中醫拔罐不僅僅可以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有些疾病通過拔罐也可以得到緩解。與此同時,拔罐是要講究穴位的,因為不同的穴……詳細>>
我們都知道中醫拔罐往往都在背部,這是為什么呢?除此之外,想要更好的進行拔罐養生治病還要講究拔罐的體位。如果你對這些關于拔罐的內容還不夠了……詳細>>
拔罐也是較常見的一種中醫治療方法,那么,拔罐有什么要注意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