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我們自行煎煮中藥時往往會有很多習慣性的誤區,這些誤區不僅會影響到藥效,甚至還會出現副作用。在這里,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最常見的煎煮中醫的兩大誤區吧。
煎糊中藥不能喝
煎中藥時,往往因為加水過少、火力過猛或忘了煎煮時間,使藥汁煎干,甚至藥物煎糊。于是有人二煎時多加些水,以為可以把頭煎的藥量熬出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對于煎干尚未煎糊的藥物,重新加水適量,稍煮片刻,仍可服用。但是煎糊的藥物成分遭到了破壞,療效也因此降低。
而有些藥物煎糊以后,產生了其他功效,如荊芥是解表藥,煎糊以后變成了荊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產生了止血效能;還有如蒲黃用于活血,而煎糊后蒲黃炭則止血,作用恰恰相反。
煎煮中藥不宜經常加水
煎藥時不宜頻頻加水,這不利于藥物的分解。若藥物吸水膨脹,水被吸盡,可酌情加點開水。煎熬需水量較大的草藥,最好事先有準備地多加一些水。
那么,究竟要如何煎煮中藥才是正確的呢?
煎煮中藥的3個小竅門
藥罐一定要洗凈。煎煮中藥時,藥汁因水分蒸發而濃縮,藥罐底部及周圍常積有一層藥垢。如果藥罐中煎煮的藥物經常變更,而不及時將積存的藥垢擦去,投放新的藥物煎煮時,藥垢就會溶解,干擾、降低藥效,甚至貽誤病情。特別是如果曾經煎煮過毒性強烈的藥或不能入口的外用藥,還可能引起中毒。此外,如果每次煎煮中藥后不及時擦洗干凈,藥罐底部的藥垢越積越厚,在重新煎藥時容易煎焦,喪失藥效。
是否加蓋隨藥應變。一般來說,為了使中藥煎透,最好是蓋著煎。特別是含有揮發性成分的中藥,如薄荷、藿香、紫蘇葉等,且要在短時間內煎好,以免有效成分揮發。某些貴重藥品,如人參、鹿茸、枸杞之類,以使有效成分充分釋出。有些中草藥重量輕、體積大,如金錢草、夏枯草、白通草、絲瓜絡、包谷須等,則不宜加蓋煎煮,否則往往溢出罐外。可開蓋煎煮,并要隨時攪拌。
要“煎透”、“榨干”。“煎透”,就是使藥物的有效成分充分釋出,這是煎藥的基本要求。質地堅韌、一時難以釋出有效成分的藥物,只有通過另煎、先煎、久煎等,才能使藥汁濃厚,充分發揮藥效。質地疏松及性味輕薄芳香的藥物,不需煎煮太長的時間;但質輕體大的草藥,則應經常攪拌,才便于將藥煎透。“榨干”,就是藥汁瀝盡后,再壓榨藥渣,將內含藥汁盡量擠出。因為有些藥料質地疏松,吸水性強,如不經過“榨干”,不少藥汁會隨藥渣丟棄,影響藥效。
正確的煎煮中藥應該要多注意以上幾點哦。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煎煮中藥的講究有很多,各方面都會影響到藥效,所以一定要多注意才行。今天,不僅要教教大家煎煮中藥的竅門,還有煎煮中藥應該用什么水最好,千萬……詳細>>
煎煮中藥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注意很多細節就容易影響藥效。因此,在煎煮中藥之前一定要先多了解煎煮中藥的正確方法才行。在這里,為大家解答……詳細>>
在家自行煎煮中藥時會有人擔心中藥不干凈,煎煮前想用水清洗一下,這樣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在煎煮中藥前可以用開水泡,但是不能用水清洗哦。下面……詳細>>
眾所周知,在煎煮中藥時很多的細節都有可能會影響到藥效,不僅如此,有些中藥材在煎煮時還需要講究火候,這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對煎煮中藥并不夠……詳細>>
煎煮好的中藥可以放多長時間呢?現如今,很多的醫院和藥店都可以代煎煮中藥,我們把煎煮好的中藥拿回家后可以放多久呢?同時,如果自己煎煮中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