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骨質疏松是現在常見的骨科病癥,那么骨質疏松怎么辦呢?如何預防骨質疏松呢?哪些人比較容易患骨質疏松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易患骨質疏松的人群。
哪些人易患骨質疏松呢
1、天生偏瘦或骨架較小
骨架較小的人罹患骨質疏松癥的年齡會更早。人們在20~25歲時骨質密度達到峰值,從30~40歲開始下降。建議30多歲時最應注意增強骨骼健康,具體措施包括:多吃奶制品等富鈣食物,多進行跑步和跳躍等沖擊力較大的運動。40多歲時,繼續保持飲食營養,增加鈣鎂和維生素D,多做力量訓練。力量訓練有助于預防骨質流失。
2、吸煙
多項研究表明吸煙會降低骨質密度。成年期經常吸煙的人骨質疏松癥發病率更高。研究發現,無論什么年齡戒煙,都會使骨骼受益。但是戒煙越早越好。
3、每天飲酒超過250毫升
研究發現,酒精容易導致骨骼變脆,因為酒精會導致骨骼中鈣、鎂等礦物質流失。飲酒越多,危險就越大。飲酒對女性骨骼的影響比男性更大。為了保護骨骼,務必減少飲酒量或戒酒。以茶或溫牛奶加蜂蜜取而代之。
4、由于乳糖不耐受等原因而不喝牛奶
牛奶是最佳壯骨食物,補充鈣質十分關鍵,維生素D強化牛奶更關鍵。經常飲用牛奶和維生素D及鈣鎂等礦物質強化豆奶,都有助于增強骨質,防止骨松。
5、出現飲食紊亂癥
厭食癥是骨質疏松癥的一盞警示紅燈。過度減肥容易降低激素水平,導致月經紊亂,雌激素水平降低會直接影響到女性骨骼健康。專家建議,厭食癥或暴食癥患者應及時治療,恢復正常飲食習慣。另外還應確保經常飲用牛奶,補充鈣鎂維D補劑,以保證骨骼和牙齒健康。
得骨質疏松后的表現是什么
疼痛: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癥,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松癥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肌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后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癥。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后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
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脊椎、腕部(橈骨遠端)和髖部(股骨頸)骨折常見。脊椎骨折中,常是壓縮性、楔形骨折,使整個脊椎骨變扁變形,這也是老年人身材變矮的原因之一。骨質疏松導致骨折,可明顯增加老年人病死率和致殘率,調查顯示,骨質疏松性骨折后1年內男性死亡率(31﹪)是女性(17﹪)的2倍。髖部骨折是最嚴重的骨質疏松性骨折,一般需要外科手術,術后只有少數患者能夠完全恢復至骨折前水平醫學|教育網整理,有25﹪~35﹪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髖部骨折更嚴重的危害性是有20﹪的髖部骨折患者會在1年內死亡,有20﹪的髖部骨折患者將在1年內再次發生骨折。老年人骨折可引發或加重心腦血管并發癥,導致肺部感染和褥瘡等多種并發癥的發生,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達10﹪~20﹪。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后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責任編輯:鄧瑩瑩 )
骨質疏松的發病具有明顯的偏向性。除了與年齡因素有關之外,性別、種族、飲食習慣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預防骨質疏松的時候,除了要改變不良……詳細>>
骨質疏松的主要特征是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受到破壞,增加骨質脆性,易發生骨折。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骨質疏松是因為腎精虧虛或氣滯血瘀所引起的……詳細>>
骨質疏松的發病具有明顯的偏向性。除了與年齡因素有關之外,性別、種族、飲食習慣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預防骨質疏松的時候,除了要改變不……詳細>>
骨質疏松大家都能陌生,主要是骨質變化導致的身體的運動障礙大的癥狀,骨質疏松的發生主要還是生活中缺鈣和鍛煉不夠導致的,骨質疏松的治療的話……詳細>>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骨質疏松癥,為了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我們要積極的預防它的出現。并不是每個人都了解骨質疏松給人體帶來的危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