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病,對于這種疾病中醫也可以治療,下面我們來看看中醫對子宮肌瘤治療方法介紹。
中醫對癥治療子宮肌瘤
1、氣滯證
主要表現為伴小腹疼痛,痛無定處,小腹脹滿,苔薄潤,脈沉弦。
治法為行氣導滯,活血消。
方藥用香棱丸(木香,丁香,三棱,枳殼,莪術,青皮,川楝子,小茴香)。
2、血淤證
主要表現為疼痛拒按,面色晦黯,肌膚乏潤,月經量多或夾血塊,口干不欲飲,舌紫黯或邊有淤點,脈沉澀。
治法為活血散結,破淤消。
藥用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芍藥,桃仁)加三棱、莪術。
3、痰濕證
主要表現為小腹時或作痛,或伴月經不調,帶多色白,胸脘滿悶,舌質淡暗苔白膩,脈弦細而滑。
治法為理氣化痰,破淤消。
方藥用開郁二陳湯(制半夏,陳皮,茯苓,青皮,香附,川芎,莪術,木香,檳榔,甘草,蒼術,生姜)。
4、濕熱證
主要表現為帶多色黃或臭穢,小腹及腰骶部疼痛而脹,經期加重,尿少色黃,可伴有經期延長或月經過多,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為清熱利濕,祛淤消。
方藥用大黃牡丹湯(大黃,芒硝,丹皮,桃仁,冬瓜子)加紅藤、敗醬草、制穿山甲等。
子宮肌瘤的危害
1、感染及化膿。子宮肌瘤會引起盆腔充血和感染,其感染多是瘤蒂扭轉所釀成的惡果,而血源性感染則極為罕見。感染之后,少數患者在腫瘤組織中形成膿腫,其余則表現為化膿性。
2、粘連或炎癥。漿膜下子宮肌瘤蒂扭轉后會發生腸粘連,進而受到腸道細菌感染,發炎的肌瘤會與子宮附件相粘連,引發化膿性炎癥。另一方面,肌瘤也會因出血而促使致病菌侵犯其它宮腔器官,引發附件炎、盆腔炎等婦科炎癥。
3、肌瘤游離。漿膜下子宮肌瘤可在蒂部發生扭轉,引起急性腹痛,嚴重時不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可能由于瘤蒂扭斷而形成游離肌瘤。當然,扭轉的肌瘤也可帶動整個子宮,引起子宮軸性扭轉(發生部位多在子宮頸管內口附近)。
4、繼發性貧血。子宮肌瘤會導致月經出血過多,時間一長,便會引起繼發性貧血,甚至促發貧血性心臟病。嚴重之時,患者會有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心慌氣短等不良癥狀。
5、不孕或流產。子宮肌瘤患者因子宮角部的肌瘤組織壓迫輸卵管入口,使子宮變形以致妨礙受精卵著床,最終導致不孕癥。此外,據統計表明,肌瘤患者的自然流產率也較常人為高,其比例是4:1。
6、惡性病變。子宮肌瘤本是良性腫瘤,但少數婦女仍然難逃惡變之虞(惡變率約為1%),這在大齡女性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肌瘤生長迅速者或絕經后肌瘤患者應提高警惕。
7、扭轉。漿膜下肌瘤可在蒂部發生扭轉,引起急性腹痛。瘤蒂扭轉嚴重者若不立即進行手術或不能自行轉回, 則可能由于瘤蒂扭斷而形成游離肌瘤,已如前述。扭轉的肌瘤也可帶動整個子宮,引起子宮軸性扭轉。子 宮扭轉的部位多在子宮頸管內口附近,但這種情況極少發生,多由于較大的漿膜下肌瘤附著在子宮底部而 子宮頸管又較細長所致。癥狀、體征與卵巢囊瘤蒂扭轉近擬只是包塊較硬。
8、子宮肌瘤合并子宮體癌。子宮肌瘤合并子宮體癌者占2%,遠較子宮肌瘤合并子宮頸癌為高。故更年期子宮肌瘤患者有持續子宮 出血,應警惕有無子宮內膜癌同時存在。在確定治療前,應做診刮。
9、并發婦科炎癥。子宮肌瘤患者會出現月經變化癥狀,如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等,而不規則出血會導致致病菌侵害,而引發附件炎、盆腔炎等婦科炎癥。
(責任編輯:鄧瑩瑩 )
中醫治療子宮肌瘤以活血化淤,散結消癥為主,佐以理氣行滯,扶正固本,以達到止血、消瘤、恢復元氣的目的。那么中醫怎么治療子宮肌瘤呢?詳細>>
子宮肌瘤,一種任何女性年齡段均可發病的良性腫瘤。是未生育、性生活失調、性情抑郁婦性的高發人群。下面我們看看子宮肌瘤有哪些預防措施?中醫如……詳細>>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而子宮肌瘤則相當于中醫“癥瘕”的范疇,其發病的原因主要由于身體正氣的不足,當……詳細>>
子宮肌瘤的長期存在導致貧血、頭暈、全身乏力或出現排泄功能障礙,腰腹疼痛等癥狀,下面我們看看中醫如何治療子宮肌瘤?詳細>>
辣食雖然好吃,但是多吃無益,而且容易引發一些疾病,如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就和生活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女性常吃辣易得子宮肌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