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所組成,因此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其常見癥狀可有子宮出血,腹部腫塊,陰道流液,膀胱及直腸的壓迫癥狀等。
人類對有關子宮肌瘤的起源以及促進它們生長的機理仍然了解的很少。目前認為,從子宮肌層細胞到肌瘤形成的轉化過程,可能涉及正常子宮肌層的體細胞突變和性激素及局部生長因子間的復雜相互作用。
由于人們缺少對子宮肌瘤的正確認識,因此很多女性一聽說自己的子宮內有肌瘤,就陷入恐慌狀態;也有些患者由于子宮肌瘤引起貧血,甚至病情已經嚴重到路都走不穩了,卻依然不愿意接受手術治療。
其實,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子宮肌瘤的患者應首先考慮如何在保證生活質量的前提下與這一疾病“共存”。大多數被診斷為子宮肌瘤的婦女既無癥狀,也無需手術。但是,有的子宮肌瘤患者會伴有貧血或壓迫癥狀,難以保證正常的生活,也就談不上與子宮肌瘤“共存”了。在這種情況之下,還是應當考慮通過手術進行治療,祖國醫學在子宮肌瘤的治療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患者可以進行綜合的選擇。
子宮肌瘤的中醫辯證
痰濕
分析:造成女性痰濕內聚的原因很多,如飲食失節,饑飽失宜,或恣食肥厚生冷,脾胃虛弱,運化失健,水谷精不布,則食滯濕濁凝聚成痰,氣機壅結。主要表現為下腹部包塊,時有作痛,按之柔軟,帶下較多。偏寒則帶下色白質黏膩,形體畏寒,胸脘滿悶,小便多;偏熱則帶下色黃質黏膩,有臭味,甚則如膿,胸悶煩躁,發熱口渴,尿少色黃,舌苔黃而膩,舌質紅,脈弦大或滑數。
血瘀
分析:女性各生殖器官需要陰血滋養才可保持功能正常,女性若不注意保暖,或偏愛寒食或平日愛生氣,心情不悅,均可導致寒凝血瘀及氣滯血瘀。除月經量多、月經周期紊亂、白帶增多等,劇烈腹痛是此型較典型特點,胞中積塊堅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伴有面色晦暗,肌膚乏潤,口干不欲飲。舌質紅,邊有瘀點,脈象沉澀。
氣滯
分析:氣滯主要是女性情志因素引起,氣行不暢可致血行障礙,血液淤積于盆腔便出現小腹脹滿,積塊不堅,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無定處。舌苔薄白而潤,脈沉而弦。
子宮肌瘤的幾個常見表現
一般來說,子宮肌瘤在前期多無明顯癥狀(或無癥狀),只有長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從身體變化上感受到。感受得到的癥狀有以下五個。
一:白帶過多
幾乎所有的婦科疾病都與白帶過多脫不了干系,子宮肌瘤也同樣如此,因為它會引起盆腔充血和感染,進而導致陰道流液增多,和常規白帶混在一起便成分泌增多狀。此時的白帶大都呈膿性并伴有腥臭氣味。
二:痛經
子宮肌瘤會壓迫神經,刺激子宮收縮,還容易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因此,患子育肌瘤的婦女大都會出現痛經。
三:月經過多或出血
該癥狀多發生于子宮肌瘤的生長過程中,當肌瘤不斷長大時,子宮體積也會相應地增大,進而擾亂子宮的正常生理功能。又因瘤體生長時影響了子宮在月經期的自身止血功能,所以子宮肌瘤患者的月經多出現經血過多、出血不規則、經期延長(或縮短)等癥。
四:下腹包塊
子宮肌瘤在生長過程中,患者自己大可以自摸到包塊,特別是早晨起床解小便之前,因膀胱充盈,子宮上移,更易膜到肌瘤。這種感覺隨肌瘤的增長而逐漸明顯。
五:壓迫感覺
子宮肌瘤長大后必然壓迫膀胱、直腸及周圍神經等,因此,患者會出現腰骶痛、大便秘結、小便頻數等癥狀。
(責任編輯:王春蘭 )
文章關鍵詞:
中醫認為,子宮肌瘤的形成常以氣滯血瘀,痰濕內阻等因素結聚而成,治療時應辨清在氣、在血。詳細>>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所組成,因此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其常見癥狀可有子宮出血,腹部腫塊,陰道流液,膀胱及直腸……詳細>>
樊小姐30多歲,也在經期過后出現了持續性陰道不規則出血,而且感覺下腹脹氣和疼痛,到醫院檢查后診斷為子宮肌瘤。詳細>>
子宮肌瘤與激素有關。也因為如此,臨床上治療子宮肌瘤一般采用雄激素來治療。但是采用雄激素治療子宮肌瘤要注意一些事項,因為如果盲目的治療可能……詳細>>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癥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癥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