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老胃病患者要時刻注意自己的飲食,否則一不注意就會引起胃病復發,下面介紹的這三種水果,老胃病者最好不要吃。
1、鮮棗好吃但棗皮扎胃
冬棗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專家提醒,鮮棗不宜吃太多,否則會傷腸胃。
這是因為大棗的膳食纖維含量很高,一次大量攝入會刺激腸胃,造成胃腸不適。膳食纖維大部分存在于大棗的棗皮中,而大棗的棗皮薄而堅硬,邊緣很鋒利,如果胃黏膜剛好有炎癥或者潰瘍,會加重疼痛和不適。
2、獼猴桃通便但“燒心”
獼猴桃可以通便,富含維生素C,被稱為“水果之王”,但是專家提醒,獼猴桃屬寒性,過食損傷脾胃的陽氣,會產生腹痛、腹瀉等癥狀。
另外,獼猴桃中所含的大量維生素C和果膠成分,會增加胃酸、加重胃的負擔,產生腹痛、泛酸、燒心等癥狀,天氣寒冷時癥狀還會加重。在目前這樣寒冷的季節里,胃病(脾胃陽虛)患者應當少吃甚至不吃獼猴桃。
3、山楂開胃易致結石
很多人覺得山楂開胃,酸甜可口,因此一不小心就會吃很多。但脾胃不好的人少吃山楂,過量吃山楂有可能導致胃結石。
因為山楂中果膠和單寧酸含量高,接觸胃酸后容易凝結成不溶于水的沉淀,與食物殘渣等膠著在一起形成胃結石,結石可引起胃潰瘍、胃出血,甚至胃壁壞死和穿孔。但是把山楂煮熟了吃會減少單寧酸的影響。
胃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1)腸胃濕熱:病起急驟,惡心頻發,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便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口渴欲飲,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淆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化濕,理氣止瀉。
方藥:葛根、黃芩、黃連、木香、茯苓、車前子、白扁豆、薏苡仁、荷葉、生甘草。
(2)寒濕阻滯:嘔吐清水。惡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并伴有畏寒發熱,頸項或全身關節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灞。
治法:散寒除濕,和中止瀉。
方藥: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清半夏、白術、陳皮、厚樸、生姜、甘草。
中成藥:霍香正氣水。
(3)食滯胃腸:惡心厭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瀉下穢臭,氣迫不爽,瀉后痛減,苔厚膩,脈滑實。
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方藥:焦山楂、神曲、制半夏、茯苓、陳皮、萊菔子、大腹皮。
(4)脾胃虛弱:稟賦不足,素體脾虛,飲食稍有不慎即吐瀉,大便溏薄,嘔吐清水,且時作時休,面色不華,乏力倦怠,舌淡,脈弱。
治法:健脾理氣,和胃止瀉。
方藥:人參、白術、山藥、茯苓、白扁豆、陳皮、砂仁、薏苡仁、甘草。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認為:“上醫醫治未病之病,中醫醫治欲病之病,下醫醫治已病之病?!薄爸挝床 ?,即在無病或疾病發生之前選……詳細>>
俗話說胃病生百病,患胃病之后必然會影響消化和吸收,從而導致體質下降。那如果真的患胃病,應該如何應對,如何護理呢?詳細>>
胃病已經成為嚴重困擾中國人身體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如慢性胃炎長期發展之下就容易演變為嚴重疾病,想要控制胃病,可以考慮中醫治療,中醫治療胃……詳細>>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細心的照顧我們的胃。這樣才是最好的方法。怎么按摩治療胃???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詳細>>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不在意胃的保養,胃上有大大小小的毛病,經常胃疼。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不想讓胃病反反復復,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