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刮痧后皮膚變黑是怎么回事?我們常說刮痧后皮膚變黑是好事,是身體內火氣和毒素排出的表現,然而真的是這樣嗎,還是說,我們陷入了某種誤區?
刮痧是從推拿、針灸、拔罐、放血等療法變化而來,與這些療法一樣要遵循施術的四個原則:一是明確診斷;二是辨證施治;三是因人因病因時因地制宜;四是補虛泄實。
刮痧不是越黑越好
刮痧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之目的。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為刮痧一定是感覺到疼痛難忍、刮得慘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
其實這是錯誤觀點,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實,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現微紅色或紫紅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當,片面追求出痧的顏色,不僅無效,還可以造成皮肉損傷。
走出誤區:出痧顏色越深效果越好
刮痧是否疼痛越大、顏色越深,就意味著把“邪都刮干凈”了呢?中醫表示,刮痧療法是在中醫的經絡腧穴理論指導下進行的,一般是運用運用邊緣光滑的湯匙、銅錢、硬幣或刮痧板(牛角、玉石、砭石等),蘸取一定的介質,在皮膚相關部位順序重復刮拭,使皮膚局部出痧,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刮痧屬于一種刺激療法,如果操作不當,如刮痧的部位、刮痧的力度、刮痧的時間掌握不當,不但達不到治療保健的目的,還可能加重病情或者引起其他的不適。刮痧并非越痛越有效,一般出痧呈微紅色或紫紅色就可以了。
中醫強調,刮痧首先要辨證施治,相對的適應證包括感冒、發燒、中暑、腸胃病、肩周炎、頸肩背痛等部位,而且對應不同的穴位,部分疾病還要結合藥物治療,因此刮痧前建議到醫院咨詢醫生。
如何看待出痧
因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血瘀之證出痧多,實證、熱證出痧多,而虛證、寒證則出痧少;服藥過多者,特別是服用激素類藥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與肌肉豐滿者也不易出痧;室溫較低時出痧往往也不明顯。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長刮痧時間,最終只會傷害身體。
有些病人刮不出痧,除了方法錯誤外,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嚴重身體太虛弱而不易刮出痧等原因造成,切忌用力過猛造成傷害。
正常情況下,身體健康的年輕人,2~3小時痧痕就會褪去,大部分人最長一天內就消失了。即使年紀大、病重的人,也在2~3天內就能消失。但是如果使勁刮、亂刮,痧痕一兩個星期都無法消去。有些人因刮不出痧而更使勁地用力,但是,除了方法錯誤外,刮不出痧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嚴重而不易刮出痧。
中醫強調,刮痧并不適用于所有疾病。同樣的,也不適用于所有人。如過度疲勞、過度饑飽、醉酒、身體比較瘦弱的人,尤其是出血傾向者(糖尿病晚期、嚴重貧血、白血病、再障、血小板減少)都不宜刮痧。建議刮痧前先咨詢醫生是否適合應用刮痧療法。
您明白了嗎?
(責任編輯:鄧瑩瑩 )
文章關鍵詞: 出痧 刮痧后皮膚變黑怎么回事 刮痧
刮痧必須要出痧嗎?刮痧,大家都不會陌生,尤其是關注養生的女性朋友們,很多人都喜歡刮痧。不過,你是否認為刮痧必須要刮痧呢?其實這是不一定的……詳細>>
面部刮痧后是否可以洗臉呢?面部刮痧是中醫美容方法的一種,現如今也受到愛美女性的喜愛。不過,想要正確的進行面部刮痧就一定要多注意一些細則才……詳細>>
刮痧是中醫的一種特色療法,現代人都喜歡刮痧,能夠起到緩解疲勞、預防疾病的功效。那么,刮痧應該注意什么呢?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家一般都……詳細>>
刮痧是中醫養生保健常見的方法之一,在刮痧時不僅要講究手法還要找準穴位,這樣才會起到養生的作用。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3個刮痧的養生穴位以及……詳細>>
刮痧越黑越疼越好嗎?刮痧養生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你的刮痧養生方法是否正確呢?要知道,刮痧的方法如果不正確就并不會起到養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