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當關節疼痛時,我們會選擇貼膏藥來緩解,眾所周知,貼膏藥是常見的治病方法之一,根據不同的病癥會選擇不同的膏藥類型。但是在貼膏藥前,您確定自己避開誤區了嗎?想要貼膏藥起效果,了解以下知識很有必要。
貼膏藥時常犯四大誤區
常犯誤區一、隨意貼
雖然說膏藥的使用非常靈活,基本上是哪里出現問題就貼在哪里,但是,在頭面部特別是近眼處、口鼻處等不宜貼。另外要提醒的是,應避開汗毛較多的地方,如果貼膏藥的部位汗毛比較多,比較密,最好先用醫用剃刀將汗毛刮掉后再貼膏藥。否則一是影響藥物的吸收,二是粘不住,三是揭膏藥時帶起毛發會引起疼痛。每種膏藥都有其獨特的藥理作用,不可隨意通用。
常犯誤區二、直接貼
在貼膏藥之前,先摸準疼痛點,用熱毛巾或生姜片將患處或穴位處的皮膚擦凈拭干,然后再貼。氣候冷時,橡皮類膏藥往往不易粘貼住,這時可將膏藥貼好后再用熱水袋敷一下,以便粘貼牢固,增強治療效果。烘烤方法也有講究,如使用黑膏藥類膏藥,應先將膏藥放在酒精燈、蠟燭等微火上加溫或將其漂浮在開水上面軟化,等膏藥不燙皮膚時再貼于患處。
常犯誤區三、一直貼
由于膏藥作用于肌表,因此膏藥一般取氣味厚重的藥物,貼于體表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一般一劑膏藥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時間長了,不僅藥物已經失去效用,而且還對皮膚不好。
常犯誤區四、立馬貼
平日里的扭傷拉傷,更是不能立即貼膏藥,膏藥具有活血散淤的作用,反而會加速腫脹。而如果扭傷部位腫脹、皮膚青紫或疼痛長時間不能緩解,應立即到正規醫院就診。
三種情況不宜貼膏藥
一是患處有紅腫及潰爛時不宜貼(除拔毒膏外),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
二是平時運動或勞動時不慎造成肌肉挫傷或關節、韌帶拉傷,不要立即用傷濕止痛膏、麝香追風膏貼于受傷部位。這類膏藥有活血作用,傷后立即貼不能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還可能加重病情。建議等半天后傷處穩定時或先冷敷傷處后,再貼敷;
三是孕婦應禁用含麝香、乳香、紅花、沒藥、桃仁等活血成分的膏藥。特別是孕婦的臍部、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宜貼膏藥,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產。
貼膏藥期間也需忌口
在貼膏藥時,為了盡量減少上述過敏反應的發生,應忌吃一些如韭菜、香菜、海鮮等刺激性食物。對氧化鋅膠布、藥物過敏的人和孕婦要減少或不用膏藥。
正確貼膏藥的方法
方貼膏藥之前,應先將局部清理干凈,拭干后再貼。如果潮濕,會加速藥物成分析出,使過敏的幾率增大。應清理干凈毛發,否則粘不住達不到治療效果,并且撕揭時帶起毛發引起疼痛。天氣寒冷時,膏藥如果不易粘住,可將膏藥貼好后再用熱水袋熱敷一下。
選準位置。先摸準疼痛點,使止痛膏的中心能貼于最痛處。粘貼時先將膏藥與橡膠襯墊分開一部分,粘貼于最痛處附近,順著痛點方向邊粘邊將襯墊撕去,可以準確地將膏藥中央置于痛點,并且可使膏藥粘貼平整無褶。如果貼敷位置不準,會影響療效。
部位要選準有的膏藥必須貼于特定部位,如小兒暖臍膏治小兒寒積腹痛,須貼于肚臍上,未滿月小兒則應貼于臍下小腹部;十香暖臍膏治脘腹冷痛,可貼于臍腹,也可貼于痛處;再如陽和解凝膏,使用時要貼在頸項后的大椎穴。
烘烤方法正確。某些膏藥,在貼時需要烘烤。應先將膏藥放在熱水壺或酒精燈、蠟燭的微火上烘烤化開,等烘烤后的膏藥不燙皮膚時再貼于患處。
以上是貼膏藥的誤區及正確貼膏藥的方法,您記住了嗎?
(責任編輯:付子顏 )
冬季寒邪之氣易侵人體,引起經脈氣血不通,對風濕患者來說,確實不得不注意。很多風濕患者都會選擇自己購買藥膏來貼,但卻收效甚微,這是什么原因……詳細>>
膏藥是治療筋骨損傷常見的方法之一,也是我國中醫傳統治病的方法。不過,膏藥可不是隨隨便便貼到患處就可以的,貼膏藥的時間和細節都是有講究的。……詳細>>
中醫膏藥有哪些特點呢?膏藥,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是中醫里較為常見的。膏藥具體有很多的功效作用,而想要真正發揮膏藥的作用就要在貼的時候多多注……詳細>>
肝臟作為人體中重要的器官的解毒器官,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衛生習慣和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導致肝損傷,這時就需要我們養肝護肝。可是很多人對……詳細>>
經常面對電腦和看手機,很多人都用眼過度,感到干澀疲憊,這時候眼藥水就派上了用場。但是眼藥水使用上有什么方法,還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這些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