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夏秋交替,晝夜溫差慢慢增大,一冷一熱,血管痙攣、血壓波動也增大,增大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秋季養生應該注意些什么呢?>>>>>>【秋季養生特別策劃—養陰防燥潤肺是根本】
高血壓患者秋季宜養陰防燥
秋季陽氣漸消,陰氣漸長,氣候由熱轉寒,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言“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指出秋氣疾勁,自然界萬物清肅,人體的代謝由盛轉衰,神氣內斂含蓄,宜養收氣斂的規律。秋氣主燥,最易損傷津液,宜養陰防津氣耗散以防燥。因此,高血壓患者飲食以平補為宜,可多食水果防秋之燥。正如《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
秋宜養肺
肺與秋相通應,肺金之氣最充沛,制約和收斂功能最旺盛。肺臟充潤,以拒燥邪之侵擾。同時,秋季天氣寒熱多變,寒涼、秋燥之氣極易傷肺。肺屬金,腎屬水,金能生水,母子相生。若肺金受損,則母病及子,導致腎水不足,繼而水不涵木,肝陽上亢失于承制;腎虛亦可導致肺氣虧虛,肝木無制,發為頭暈目眩。秋季肺氣內應,因此,高血壓患者秋季養生之道在于養肺為主。中藥可酌情選用養陰潤燥之品代茶飲用,如沙參、麥冬、玉竹、石斛等。
秋季養生切忌盲目進補
高血壓者要結合自身特點以清補為主,選擇一些既有豐富營養,又有降壓作用的食物,如山藥、蓮子、銀耳、芹菜、燕麥、百合等,有助于增強人的體質。肉類則適當多吃魚 蝦等水產品以及雞鴨等禽類(白肉),少吃豬牛羊肉等紅肉。
適當多吃一些潤燥、降壓的食物 比如蔬菜、水果,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蘿ⅳ、胡蘿ⅳ、西紅柿、茄子、土豆、藕、洋蔥、綠葉蔬菜、海帶、香菇、木耳及獼猴桃、柚子、山楂、蘋果、香蕉、梨、柑橘等,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可以對抗鈉離子對血壓升高的作用,同時也起到補中益氣,生津潤燥的作用。
飲食安排應少量多餐,避免過飽
高血壓者通常較肥胖,必須吃低熱能食物,每天主食150~250克,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食用油要含維生素E和亞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
避免過食油膩飲食中可以適當多選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魚蝦類、禽類和大豆類制品,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利于養生降壓兼顧。
控制食鹽量高血壓者每天包括食鹽、味精等均應控制在5克以內。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老年高血壓病人飲食既要清淡,又要富有營養。早期患者在合理飲食的同時,可選用食療,用以平衡陰陽、調和氣血。
秋季保持心情開朗,精神樂觀
秋季因陰雨綿綿,草木凋零,加之氣候變化,容易產生內向抑郁,“悲秋”的情緒。這種不良情緒會引起臟腑功能失調,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在秋季應注意調節情志,避免不良刺激,穩定情緒。可參加體育鍛煉,分散注意力,養成養花、養魚等良好習慣,培養音樂、舞蹈、書法等興趣愛好以怡養性情。
秋季防寒保暖很重要
“秋凍”對高血壓病人極為不利。這是因為氣溫的降低造成患者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中風等。特別是年紀較大的患者。可以做到以下幾條:
1、醒來后不要馬上離開被褥,可在被褥中活動下身體再起床。
2、刷牙、洗臉用溫水。
3、上廁所穿著應暖和,夜間上廁所可在臥室放置便器。
4、外出多添衣服,必要時戴好圍巾、手套、帽子。
5、在外等車可在原地踏步活動。
6、沐浴時等浴室溫度升高后再入浴。
高血壓患者對于秋季要多注意,不可掉以輕心。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一到秋季養生大家就會想起“貼秋膘”,但這秋膘可不是人人貼得,其中就包括肥胖者。對肥胖者來說,秋季養生除了在“貼秋膘”上多加注意,還有哪些……詳細>>
秋高氣爽,很多登山愛好者喜歡選擇這個季節登山,秋季登山有哪些注意事項呢?詳細>>
高血壓患者適宜什么運動?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積極的進行運動有助于讓血壓降下來。但是什么樣的運動適合高血壓患者,又有什么注意事項呢?一起來……詳細>>
高血壓患者如何過好春節?春節來臨,高血壓患者大快朵頤同時,不要忘記控制血壓,做好保健工作,控制好血壓。來看看中醫有哪些提示吧。詳細>>
老年人秋季養生要注意什么?夏有暑熱,而秋有燥。秋季到,氣候的變化也會引起很多疾病,老年人的養生方法也需要隨之做出改變。老人養生要注意哪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