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池曉玲
說到茯苓,大家都特別熟悉。在南方,它常常出現在廣東人的靚湯中;在北方,它又常常在北京特色小吃“茯苓餅”里。茯苓又稱云苓、茯靈等,是一味藥食兩用的常用中藥,自古被視為“中藥八珍”之一。
茯苓是多孔菌科茯苓菌的干燥菌核,如果內部是淡紅色的,則稱為赤茯苓,用于清熱利濕,內部白色的,則稱為白茯苓,用于健脾滲濕。值得注意的是,土茯苓和茯苓完全不同,土茯苓屬于清熱解毒類藥物,應區別對待。
我們最常用的是白茯苓,其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功效。與其他祛濕藥不同,茯苓的利水滲濕功效,是通過健脾肺功能而達到的,加之其藥性平和,既可驅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傷正,因此對于長期居住于嶺南濕熱之地而致脾虛濕盛患者尤其適宜。如果出現脾胃不和、泄瀉、腹脹者,可以單用茯苓或與炒扁豆、炒薏苡仁、芡實等共同煮粥或熬湯食用。
此外,《神農本草經》記載茯苓“久服安魂,養神”,說明白茯苓還有安神的功效,若出現心神不寧,伴有精神疲倦、乏力,面、唇蒼白、心煩失眠等不適者,茯苓可以與當歸、蓮子、黨參等一同調配藥膳食用,有健脾益氣安神的功效。
食療方
●茯苓餅
白茯苓、大米粉、白砂糖各250-500克。先將白茯苓研細粉,再將白茯苓粉、大米粉、白砂糖倒人面盆攪勻,加水調成糊狀,用平底鍋,以微火攤成薄煎餅。
功效:有健脾益氣的功效。適用于老人日常保健食用,氣虛體弱、便溏者亦可食用。
●茯苓大麥粥
茯苓30克,大麥芽30克,粳米100克。上述用料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具有補中益氣、健脾滲濕的功效。適用于便溏、腹瀉、食后腹脹的者食用。
●茯苓栗子粥
茯苓15克,板栗15枚,粳米100克。板栗去外殼及外皮,與洗凈的茯苓、粳米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具有健脾補腎,滲濕止瀉的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的人群。
●茯苓菊花煲瘦肉
茯苓15克,干菊花10克,瘦肉500克,生姜5片。先將茯苓、干菊花沖凈;瘦肉洗凈,要斬大塊,在開水里面焯去血水;在鍋里清水下鍋,燒開后,放入茯苓、瘦肉和生姜片,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熬一個小時,然后放入菊花,再煲20分鐘,調入食鹽即成。
功效:有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效果。適用于脾胃虛弱、心煩失眠、食少便結者。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永儀 )
說到茯苓,大家都特別熟悉。在南方,它常常出現在廣東人的靚湯中;在北方,它又常常在北京特色小吃“茯苓餅”里。詳細>>
茯苓古時被稱為“四時神藥”,因為它的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中藥。茯苓有哪些功效,又有哪些食用方法呢?一起來了解下吧。……詳細>>
茯苓屬于平價藥材,具有滋補的效果,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利水消腫以及健脾補中,能緩解脾氣暴躁,煩躁不安以及睡眠不良的人群,尤其和其他的食材搭配……詳細>>
茯苓屬于珍貴的中藥材,可達到養心安神效果,能輔助治療失眠多夢和心悸等癥狀。另外,茯苓也具有化痰止咳和抗腫瘤功效,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