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要如何煎煮中藥呢?中藥的煎煮方法會直接影響到藥效,因此學會正確的煎煮中藥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這里,小編就來教教大家煎煮中藥的正確方法,讓你可以在家自己來科學煎煮中藥,千萬別錯過了。
教你煎中藥的正確方法
先煎:介殼類、礦物類藥物,因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宜煎出,應先打碎先煎,煎10~30分鐘后再下其他藥,如龍骨、牡蠣等。此外,附子、烏狼毒等毒性藥,宜慢火先煎久煎,可減低毒性。
后下:對含揮發性成分或氣味芳香的藥材,久煎易破壞其有效成分,宜在一般藥物即將煮好時放入,煎4~5分鐘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走散,如薄荷、砂仁等。
包煎:適合那些含黏性、小粒種子類、粉末和有細小絨毛的藥物,為防止煎后藥液渾濁及減少對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要用薄布將藥包好,再放入鍋內與其他藥同時煎煮,如旋復花、車前子等。
另煎:對貴重藥材,為減少損耗,應單另久煎,取汁后,再與其他藥材的煎出液合并服用,如人參、鹿茸等。
烊化:膠質、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藥物用時,應單獨加溫熔化,再加入去渣的藥液中微煮或趁熱攪拌,使之溶解,如阿膠等。
沖服:藥物研粉與其他藥同煎則粘鍋煮焦,且粘附其他藥,影響藥效,應放入已煎好的藥汁中攪勻后一起服用,如琥珀末等。
煎湯代水:某些藥物,應在煎好后去掉藥渣,再用液體煎其余藥物,發揮輔助作用。例如玉米須,具有利尿、降血糖的作用;還有灶心土,由于吸收了柴草的藥效,可以使藥性變得溫和,具有溫中止血的作用。
那么,煎煮中藥應該放多少水呢?
煎中藥放多少水
在熬煮中藥之前,最好能夠將藥物用清水清洗干凈之后進行浸泡,并且加水量應該能夠將藥材浸沒,最好能夠高出大約三厘米是最好的。實踐證明,在煎煮中藥之前,浸泡藥材的水溫最好能夠在四十攝氏度到五十攝氏度之間,這樣能夠令水分緩慢的深入藥材組織之中,這樣藥材的結構就會變得疏松膨脹起來,能夠更好的溶解,藥材之中的有效成分也能夠更好的煎出。
學會以上方法可以幫你輕松正確的煎煮中藥哦。
(責任編輯:詹遠 )
文章關鍵詞:
煎中藥的正確方法?中藥講究地道藥材,不同產地,品種不同,功效各異。比如貝母就分為川貝母和浙貝母,川貝母主產四川,具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詳細>>
中醫是一種常見的治療疾病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望、聞、問、切四種手段來診斷病情,從而為患者配置適合的藥品服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實煎制中……詳細>>
有時候我們煎中藥的時候,醫生會囑咐我們放幾片生姜進去,這是為什么呢?生姜起到什么作用呢?煎中藥前為何要放幾片姜?中醫開湯藥時,有時會囑咐……詳細>>
中草藥品種繁多,湯劑為常用劑型,多采用煎煮的方法。那么,熬中藥用什么鍋呢?煎中藥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編告訴你選擇煎藥容器和煎中藥的正確……詳細>>
煎中藥前需要注意什么?煎中藥可不是把東西放進去熬制就好,比如不能用熱水泡藥材等,這里面可有很多注意事項,跟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