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生活中很多家庭常用的藥浴法,可能您有所不知,如在加入中草藥的水中洗浴,會使人渾身清爽之余,還有健身之功。如果應用得當,中藥浴還有很多祛病強身的功效呢。
藥浴的整體作用機理:
近幾年來,人們對中藥藥浴外治機理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認為藥浴外治除藥物直入血液循環發揮其本身的藥理作用外,還有調整各系統組織器官功能和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目前,有人研究中藥經皮膚吸收的途經有以下幾方面:
其一,藥物通過皮膚黏膜吸收,角質層轉運(包括細胞內擴散、細胞間質擴散)和表皮深層轉運而被吸收,除此以外角質層經水合作用,使藥物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進入血液循環。
其二,藥物對皮膚局部的刺激,通過藥浴刺激可以使局部血管擴張,增進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從而起到退腫作用;此外通過藥物作用于局部而造成的神經反射激發機體的自身調節作用,促使機體某些抗體的形成,借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總而言之,通過皮膚的刺激作用,達到調整臟腑功能、防治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
在中藥浴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中藥浴必須請中醫師針對病情對證下藥,并按照醫囑制作藥湯,切勿盲目自行擇藥。
●泡浴前必須先淋浴潔身,以保持藥池的衛生。浴后應立即用溫清水沖洗干凈,拭干皮膚,及時穿衣服。一般而言,熱水藥浴(39℃~45℃)適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肌痛、類風濕性關節炎、各種骨傷后遺癥、肥胖及銀屑病等;神經過度興奮、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藥浴溫度,以相當于或稍低于體溫為宜;25℃~33℃適用于急性扭挫傷。藥浴時,室溫不20℃,局部藥浴時,應注意全身保暖,夏季應避風,預防感冒。
●初浴時,水位宜在心臟以下,約3~5分鐘身體適應后,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時間不可太長,尤其是全身熱水浴。由于汗出過多,體液丟失量大;皮膚血管充分擴張,體表血液量增多,造成頭部缺血而發生眩暈或暈厥。如一旦發生暈厥,應及時扶出浴盆,平臥在休息室床上,同時給病人喝些白開水或糖水,補充體液與能量。或用冷水洗腳,使下肢血管收縮,頭部供血充足。
●嚴重心衰、嚴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動脈瘤、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有出血傾向者以及老年人、兒童慎用水溫39℃以上的藥浴,而應以接近體溫之藥液沐浴,并有家人或醫護人員陪護,且沐浴時間不宜過長。妊娠或經期不宜泡藥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
●全身泡熱藥浴易發生暈厥,故浴后要慢慢地從浴盆中起身;泡藥浴時出現輕度胸悶、口干等不適,可適當飲水或飲料;若有嚴重不適,應立即停止藥浴。
●飯前、飯后半小內不宜進行全身藥浴。飯前藥浴,由于腸胃空虛,洗浴時出汗過多,易造成虛脫。飯后立即藥浴,可造成胃腸或內臟血液減少,血液趨向體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腸不適,甚至惡心嘔吐。臨睡前不宜進行全身熱水藥浴,以免興奮后影響睡眠。
(責任編輯:詹遠 )
文章關鍵詞:
藥浴顧名思義就是在浴水中放人—些中藥,以達到治療保健的功效。那么,藥浴有什么好處呢?藥浴應該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編介紹藥浴的好處及禁忌。詳細>>
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保健,尤其是藥浴,使用面積廣而且操作起來方便,安全可靠,效果顯著,可以來了解一下藥浴功效。詳細>>
我們每天都洗澡,但是藥浴卻是不常洗的,藥浴是中醫保健的一種方式,在洗澡的時候加入點中藥,是可以對應的緩解和預防疾病的,也是可以保健的,中……詳細>>
藥浴是中醫治療疾病和緩解身體不適的一種方法,現如今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藥浴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藥物會有不同的功效作用,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詳細>>
藥浴如今越來越流行,是中醫常用的外治法之一。選配適當的中草藥,利用煮沸中藥后產生的蒸汽熏蒸,或藥物煎湯取液進行全身或局部洗浴以防治疾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