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我們的生活節奏愈來愈快,恨不得生病的時候一劑藥、一針下去就會立竿見影。可是有些病癥,非得用中醫的方子調理才可以標本兼治,這時候煎中藥可就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要準備好什么才能煎中藥,怎么煎才會發揮出中藥的藥性,這些問題讓快速的我們有些苦惱,但其實它真的沒那么難,六步就可以搞定。
六步教你學會煎中藥
一、備水
水是煎煮中藥湯劑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選用潔凈的冷水,如自來水、井水等。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用蒸餾水是最好了。不要使用礦泉水,水中的礦物離子會與中藥中的有效成分螯合,影響藥效。
二、選鍋
瓦罐沙鍋最好。最佳煎煮器是傳統的瓦罐、沙鍋,搪瓷、不銹鋼亦可,忌用鋁鍋、鐵鍋和銅鍋,以防止金屬器皿與藥物發生反應,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對人體產生危害。
三、浸泡
藥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這是因為來源于植物類的中藥多是干燥品,通過加水浸泡可使藥材變軟,組織細胞膨脹后恢復其天然狀態,煎藥時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1、浸泡時間:一般以花、葉、莖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為30分鐘;以根莖、種子、果實及礦石、甲殼類為主的藥物宜浸泡1小時。總之,以藥材浸透為準。
2、加水量:以水浸過藥材表面2-3cm為佳,或者用手輕輕摁住藥材,水面剛好漫過手背。通常一些花草類的藥物吸水量較大,在浸泡半小時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涼水至標準水位,再開始煎煮。
四、煎煮
在藥材浸泡完成后,就可以開始煎煮了。
1、煎藥火候:一般的中藥應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為文火。但一些治療外感的中藥,可以在煮沸之后,繼續用武火煎煮15分鐘左右即可。
2、煎藥時間:一般中藥,頭煎應在20-25分鐘,二煎15—20分鐘;解表類中藥,頭煎10-15分鐘,二煎10分鐘;滋補類中藥,頭煎應在30-40分鐘,二煎25-30分鐘。
3、煎藥次數:理論上講,多次煎煮比一次長時間煎煮的效果好。但實踐證明,個別藥物如白頭翁一次煎煮煎出成分即可達90%以上,大多數藥物煎煮兩次能夠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之后再煎效果不大,故一般煎中藥以煎煮兩次為佳。但滋補類中藥,可以煎煮3遍。而一些藥量較大的處方,也可煎煮3遍。
五、過濾
湯藥煎煮好后,應立即趁熱過濾倒出,不宜久置鍋中。否則含膠體過多的藥液,隨溫度下降產生膠凝,難以過濾,影響藥效,同時也易造成酸敗。
其實,到這一步熬藥就算完成了。不過,在煎中藥過程中還有一些藥材需要特殊處理。
六、特殊處理
1、先煎:一般是一些礦物、貝殼、角甲類藥物,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鐘,再與其它藥物混合后煎煮。常見的有生石膏、生龍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藥物先煎,久煎可達到減毒或去毒的目的。如烏頭類藥物久煎可使烏頭堿分解為烏頭原堿,其毒性只有原來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僅能降低毒性還能增加強心作用。
2、后下:一般是氣味芳香含揮發油或不易長時間煎煮的藥物,要在藥物煎好前10-15分鐘投入鍋內。常見的有霍香、鉤藤、大黃等。如鉤藤所含的藤堿,煎煮時間超過20分鐘其降壓成分易被破壞。大黃具有瀉下清熱作用的成分是大黃甙,但其對熱不穩定,長時間加熱會分解。而大黃甙瀉下作用又比甙元強,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3、包煎:一般是種子和各別的花粉藥物,用紗布袋裝好放入群藥內共煎煮。常見的有車前子、旋復花等。如車前子易粘鍋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復花包煎則可避免絨毛脫落混入湯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用熱藥液將藥物溶化后服用。常見的藥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主要是一些膠類藥物,用熱藥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會使藥液粘性大,影響其它成分的浸出,膠類藥物也有一定的損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見的有生阿膠、鹿角膠、龜板膠。
6、另煎:一些貴重藥要單獨煎煮后,再將藥液兌入到一起服用。常見的有人參、西洋參、鹿茸等。
7、沖服:一些貴重的藥物細粉不能與群藥一起煎煮,多采用沖服的方法服用,即將藥粉溶于藥液中服。這樣既有利于發揮藥物的作用還又可節省藥材。常見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黃面等。
中藥不僅對煎藥步驟有如上要求,在不同季節也有不同的講究,那么在夏季煎中藥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泡藥材別超半小時
在煎煮前浸泡藥材有利于其有效成分溶出,藥效更佳。但要注意,不同類藥材浸泡時間不同。紅花、魚腥草等花草類藥材,浸泡15~20分鐘即可。浙貝母、淮山藥等根莖類藥材,因富含淀粉,需稍微久一些。但一服藥里通常是含多種中藥,因此要采取“折中”原則。即先大致分類,兼顧大多數藥材的特性即可。另外,不同季節藥材浸泡時間也不同,比如,春秋季一般泡30~60分鐘,冬天不超過60分鐘即可,而在炎熱的夏季,藥材浸泡過久容易變質,一般控制在30分鐘以內。
2、存藥最多一個月
在潮濕悶熱的環境里,藥材容易受潮、生蟲。小包藥材放置在通風陰涼處即可,而新鮮植物藥材和動物類藥材要單獨包好放入冰箱冷藏。蛤士蟆油即廣東人俗稱的“雪蛤膏”在夏季室溫中可能變質,需放入冰凍室保存。人參等可以用宣紙包好后放米缸內保存。總的來說,夏季保存藥材別超過一個月。
3、冷藏中藥要“熱透”
加熱時,應把藥液放入蒸鍋、電飯煲隔水蒸,而不是用微波爐加熱。袋裝中藥從冰箱里拿出后,可放在一個稍大些的容器里加500毫升左右開水浸泡5分鐘,再換一次水,使藥液“熱透”。
注意好煎中藥的步驟,和禁忌注意事項,其實沒你想象的那么復雜。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煎中藥也是一門學問,很多人對怎么煎中藥有些頭疼,對自煎還是代煎也很猶豫。究竟要怎么煎中藥,有哪些注意事項,可要在煎中藥前做好準備工作。h……詳細>>
煎中藥前需要注意什么?煎中藥可不是把東西放進去熬制就好,比如不能用熱水泡藥材等,這里面可有很多注意事項,跟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詳細>>
中藥應該怎么煎呢?煎煮中藥講究是很多的,無論是用水還是火候等等都應該要正確,這樣才能科學的煎煮中藥。在這里,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煎煮中藥的……詳細>>
有時候我們煎中藥的時候,醫生會囑咐我們放幾片生姜進去,這是為什么呢?生姜起到什么作用呢?煎中藥前為何要放幾片姜?中醫開湯藥時,有時會囑咐……詳細>>
要如何煎煮中藥呢?中藥的煎煮方法會直接影響到藥效,因此學會正確的煎煮中藥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這里,小編就來教教大家煎煮中藥的正確方法,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