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惡寒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惡寒, 即怕冷、畏寒之意。惡寒的癥狀為感覺很冷,得衣加被后也不得以緩解,在外感表證或陽虛里證都可出現。風寒在表,必兼有發熱、頭痛、脈浮等陽虛惡寒,是內臟虛寒,寒證。此外,還有里熱盛而外現假寒的,雖有惡寒、手足冰冷的癥狀,但患者口渴、呼吸氣粗、便秘、溺赤、脈多滑實。惡寒不能拖下去,應該及時就醫,下面將介紹幾種方法治療惡寒。
一、內服方藥
1、基本方藥:(1)炙黨參20克(或紅參10克)、附片10克、炙黃芪15克、煅龍骨15克、煅牡蠣15克、山萸肉15克、肉桂6克。本方適用于心陽暴脫偏于亡陽者。(2)炙黃芪15克、熟附片10克、西洋參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8克、山萸肉10克。本方適用于心陽暴脫偏于亡陰者。以上方藥,水煎取汁300毫升,每日1劑,溫服,每日3次。
2、加減變化:喘急不能臥者可于基本方中加黑錫丹10克、蛤蚧粉6克,以益元補腎,攝納腎氣。若見陰傷,癥見舌質偏紅,脈細數無力加玉竹15克、天冬10克、太子參30克以養陰生津。若兼見胸部悶窒者,宜加沉香10克、檀香10克理氣舒胸。若兼見痰濁阻滯,胸滿悶痛、舌苔膩濁加陳皮10克、枳殼10克、膽星10克、佛手12克以理氣化濕,疏暢氣機。若兼見心胸疼痛劇烈者加丹參15克、藏紅花6克、郁金12克、三七6克或用冠心蘇臺丸1粒等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若兼見心氣貫脈不勻,脈見結代者可在基本方(1)中重用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麥冬10克、苦參10克等。
二、外敷藥物
亦可生姜、桂枝、樟腦、冰片、松節油、木瓜、阿魏、羌活、當歸、沒藥等制成狗皮膏,貼于心絞痛的疼痛敏感區,每2天換一次,停藥一天,連貼2~3次為一療程。
三、飲食療法
1、心陽暴脫證是繼發在心陽虛基礎上,因此,飲食的調理是重要的輔助治療。此證患者,應進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忌辛辣、慎油膩及難于消化的食物。
2、食療方:用黃芪30克、鹿茸3克,取老母雞一只,剖去內臟洗凈,文火燉爛。食納尚好者,食雞肉并喝湯;若胃納不佳者僅喝湯即可;用冬蟲夏草30克、精羊肉3斤,小火燉爛后食之;獖豬(閹豬)心一個破開帶血,用人參20克、當歸30克,裝入心中煮熟,去藥吃豬心。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惡寒是自我感覺寒冷且與天氣環境不相符。中醫辨證中惡寒屬于外感表證——醫經云:有一分惡寒、則有一分表證。外感惡寒,是因風寒在表,必兼有發熱……詳細>>
外感惡寒,是因風寒在表,必兼有發熱、頭痛、脈浮等表證;陽虛惡寒,是內臟虛寒陽氣不足,必見身冷、脈沉等里寒證。惡寒是自我感覺寒冷且與天氣環……詳細>>
惡寒, 即怕冷、畏寒之意。惡寒的癥狀為感覺很冷,得衣加被后也不得以緩解,在外感表證或陽虛里證都可出現。外感惡寒,是因風寒在表,必兼有發熱……詳細>>
惡寒, 即怕冷、畏寒之意。惡寒的癥狀,在外感表證或陽虛里證都可出現。外感惡寒,是因風寒在表,必兼有發熱、頭痛、脈浮等表證;陽虛惡寒,是內……詳細>>
惡寒, 即怕冷、畏寒之意。惡寒的癥狀為感覺很冷,得衣加被后也不得以緩解,在外感表證或陽虛里證都可出現。外感惡寒,是因風寒在表,必兼有發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