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余味惡寒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外感風寒、陽虛、氣血不足、久病體虛、情緒因素等。 1.外感風寒:當人體受到風寒邪氣侵襲時,寒邪束表,衛陽被遏,就會出現惡寒癥狀。此時可伴有發熱、頭痛、身痛等表現。治療常選用麻黃湯、桂枝湯等疏風散寒的方劑。 2.陽虛:陽氣不足,不能溫煦機體,也會出現惡寒。常見于腎陽虛、脾陽虛等。患者多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金匱腎氣丸、附子理中丸等。 3.氣血不足:氣血虛弱,不能濡養周身,導致衛外不固,容易出現惡寒。常有面色蒼白、頭暈眼花等。可用八珍湯、歸脾湯等調理。 4.久病體虛:長期患病,正氣耗傷,身體虛弱,抵御外邪能力下降,易有惡寒之感。治療需根據具體病情,綜合調理。 5.情緒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可能影響氣血運行,出現惡寒癥狀。應注意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總之,余味惡寒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經常出現這種癥狀,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09 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