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癥因脈治》卷三:“風痹之癥,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風寒攻痛者,防風湯;表里有邪者,防風通圣散、和血散痛湯、大秦艽湯;風熱痛者,四物二妙丸;風濕之邪,蒼防二妙湯。亦可用虎骨散加減。一說風痹即痛風,如《景岳全書 雜證謨》:“風痹一證,即今人所謂痛風也。”但是,其實濕痹也是可以進行飲食保健,防微杜漸地對濕痹進行食療上面的治療。
1、中藥外敷法
蔥頭,生姜各500克,上等醋適量。 打爛絞汁,用上等醋燒開后,將蔥姜汁和入,熬成膏狀,攤厚布上,貼于患處。
2、中醫藥酒法
白楊皮500克,白酒1500毫升。浸泡5~7日,濾取即得;每次飲30~50 毫升,1日2次。
3、宜吃食物
風濕熱痹型屬熱癥和濕癥,飲食原則宜清熱,化濕,活血。常用涼性去濕兼活血之食品。如蓮藕、冬瓜、油菜、菠菜、茄子、絲瓜、胡蘿卜、木瓜、葡萄、薏苡仁、綠豆、兔肉、青蛙、鴨肉、甲魚等。
4、忌吃食物
濕痹患者可以多吃豬肉、 牛肉、 芹菜、 辣椒、 大蒜、 花椒等。
(責任編輯:黃韻思 )
文章關鍵詞:
濕痹病因有哪些?濕痹是痹病中的一種,《內經》名之曰著痹。《素問?痹論》:“濕氣勝者為著痹也。”又名肌痹,表現為關節疼痛。濕痹是臨床以關節……詳細>>
濕痹,中醫指由風、寒、濕等侵襲肌體導致肢節疼痛。 臨床以關節、肌肉痛和肢體拘急,甚則影響屈伸為主證,多因風、寒、濕、邪侵襲經脈、皮、肌、……詳細>>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細者,此名濕痹。一處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舉,或半身不能轉側,或濕變為熱,熱變為燥,收引拘攣作痛,蜷縮難伸。那……詳細>>
濕痹:痹病中的一種。濕痹病應該盡早進行濕痹檢查,這樣有利于擴大將濕痹扼殺于苗頭的可能。那么,濕痹的檢查包括什么內容,是如何進行的呢?一起……詳細>>
天門冬性味甘、苦、寒,功專養陰清火、生津潤燥,對肺熱葉焦、發為痿、癰,吐血咯等證尤為有效。白茅根性味甘,寒,善長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