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作為傳統的中醫療法,刮痧以穴位為基礎,起到防病治病的保健功效。尤其是春季天氣開始變暖,人體內濕氣加重,刮痧可以有效的清除濕熱。下面,小編就介紹中醫刮痧方法,祛除體內濕熱。
中醫刮痧 祛除體內濕熱
血海穴:可輔助緩解月經不調、閉經、氣逆腹脹、濕疹、皮膚瘙癢、貧血等狀況。
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后,會在膝蓋內側看到一個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頂端就是血海穴。
豐隆穴:中醫認為濕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濕、清神志,尤其適合初秋里濕邪較盛的人群,可輔助緩解痰濕誘發的胸腹痛、嘔吐、便秘、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等狀況。
定位方法: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陰陵泉穴:體內有濕就容易感受外濕,別讓體內濕邪太大,除了外散還要內化一部分。在陰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內化濕邪的作用,還可清利濕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輔助緩解腹脹、泄瀉、水腫、膝痛等。
定位方法:采用正坐或仰臥姿勢,陰陵泉穴位于小腿內側,在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處于脛骨后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
中脘穴:這個穴位對于緩解伏天暑濕造成的腹脹、反胃、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對于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定位方法:位于上腹部,在肚臍上4寸的腹中線上,可仰臥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地機穴:地機穴具有較強的解痙鎮痛、行氣活血功效,可用于輔助緩解腹痛、腹瀉、水腫、月經不調、痛經等狀況。
定位方法:位于人體的小腿內側,在陰陵泉穴直下3寸,即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脛骨內側面后緣處。
天樞穴:在祛淤邪的同時要給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濕邪、毒邪從糞便排出,起到緩解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消化不良、惡心想吐等癥。
定位方法: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于人體中腹部,肚臍兩側兩寸處。
刮痧步驟也要了解
我們自己在家進行刮痧的時候不僅要選擇好的刮痧板還要牢記刮痧的相關步驟,這樣才能使身體的額毒素很好的釋放出來,刮到正確的脈絡。
1、將刮痧油涂抹在患部(疼痛)或經脈線的范圍上。
2、用刮痧板按經絡循行方向(由上向下、由內向外)順次刮拭(可按血液循環方向),以疏筋活血,通經活絡,(面部、胸部由內向外,雙手、雙足、頭部、背部由上向下)。
3、凡有病源之處,其表面則輕紅、紅花朵點,重則成累塊,甚至青黑塊皰,較嚴重之青黑累塊、前三現象刮拭時都有痛感,如無病痛,則無反應,亦不覺疼痛。
4、第二次刮痧需等患處無痛感時再實施(約3---7天,因人而異),直刮至患處清平無累塊,則病癥自然消除了。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夏季濕邪很容易侵入機體,嚴重威脅我們的身體健康。中醫有句話,叫濕邪乃萬病之源。在夏季,如何調理體內濕熱呢?一起來看看吧。通常所說的濕熱多……詳細>>
相信大家對刮痧一點也不陌生,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讓五臟六腑得到充分氧氣和血液供應,受到眾多年輕人喜愛和歡迎,那刮痧能不能去濕氣呢。詳細>>
夏天高溫炎熱,很多人在這種高溫多雨的季節會發現,即使喝很多的水,常會出現不想動彈、臉上出油多、頭發容易臟、舌苔膩等癥狀......如果……詳細>>
身體毒素多,除了食療可以促進毒素的排出外,還可以采用中醫刮痧方法,刮痧能促進代謝,排出毒素 人體每天都在不停地進行著新陳代謝活動,代謝過……詳細>>
作為傳統的中醫療法,刮痧以穴位為基礎,起到防病治病的保健功效。尤其是春季天氣開始變暖,人體內濕氣加重,刮痧可以有效的清除濕熱。下面,小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