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怎么辦?痛經有何中醫緩解的方法?很多未結婚的女人容易出現痛經癥狀,期間會出現腰酸下腹疼痛,甚至惡心嘔吐的現象,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但有的女人卻不會有痛經的困擾,為什么呢?這些因為不是每種體質的人都會出現痛經,到底哪些體質的人容易痛經呢?痛經怎么辦呢?
痛經自測:哪些體質的人容易痛經?
1、陽虛質
陽虛質人:肌肉不健壯,時感手腳發涼,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別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歡吹空調,喜歡安靜,吃或喝涼的東西總會感到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顏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靜、內向。經期小腹隱隱冷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喜揉按,月經量少,顏色偏淡。平時應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溫陽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薺等生冷寒涼食物,少飲綠茶。
2、血寒質
血寒質人的表現:舌淡,苔薄白,脈沉緊或沉遲無力,面色青白,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小便清長,大便稀薄;經期通常都遲來,經期常會持續七天以上,經血暗紅色,量少,會夾雜像豬肝色般的血塊流出;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有受寒的感覺,手不能按,越按越痛,用熱水袋等方式保暖會覺得舒服。通常可以用溫經散寒、通脈養血的藥物,如艾葉、生姜、當歸、肉桂、川芎、熟地、枸杞子、炙甘草、杜仲等。
3、血瘀質
血瘀質人的表現:面色偏暗,嘴唇顏色偏暗,舌下的靜脈淤紫。皮膚比較粗糙,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會出現皮膚淤青。眼睛里的紅絲很多,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月經時小腹疼痛,不喜揉按,經血色暗,有血塊。平時可多食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肉等滋膩之品。
緩解痛經的中醫方法:
1、艾灸療法
艾灸無針、無創、無痛,與拔罐、刮痧、針刺、按摩并稱為中醫外治五大療法。艾灸可以治療許多婦科病,而艾灸治療痛經一個穴位就馬上搞定,這個穴位就是承山穴。艾灸治療痛經通常艾灸5分鐘承山就可止住疼痛,一般人在15到20分鐘以內都有效果。艾灸治療痛經,灸一次就有效果,灸到2到3次了之后有止復發的作用。痛經時很急,為了力量稍大點會把三根艾條,或者兩跟艾條綁在一起,方法簡便易行。而承山穴位置也相當好找,針炙不懂的人也沒關系,只需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后側肌肉浮起的尾端極為承山穴。取穴時應采用俯臥的姿勢,承山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
2、熱敷療法
用一個熱水袋外敷在疼痛的部位。這種以熱治痛的辦法也能非常不錯的起到活血化淤溫暖子宮的作用,從而緩解痛經。
3、按摩療法
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后按摩下肢。先涂擦活血藥液后再進行按摩。
a。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節至腰椎第2節,并揉按兩側的肌肉和相關的脊中、命門、脾俞、懸樞、腎俞、夾脊、志室、三焦俞和胃俞等穴。
b。用拳頭輕捶背腰部壓痛處。
c。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闕、氣海、大巨、關元和外陵等穴。
d。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陰包、三陰交、血海等穴。
(責任編輯:方徽雯 )
文章關鍵詞:
相信有痛經經歷的女人都有深切體會,每個月的那幾天幾乎都是痛不欲生,疼痛讓你渾身無力,什么都無法專心做,而小腹疼痛、腰痛等等各種不適癥狀……詳細>>
痛經可以說是最難以忍受的疼痛之一了,可是有很多女性每個月都會要忍受幾天,這可怎么辦呢?其實,痛經不僅可以預防還可以有效緩解。如果你也被痛……詳細>>
本來每個月的月經的就給女性帶來很多不便,再加上痛經的出現讓很多女性煩死月經了。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痛經不僅會有肚子疼,還會出……詳細>>
女性朋友們每個月都會有那么“不爽”的幾天,就是自己的生理期。痛經是困擾很多女性朋友的生理疾病,那么中醫是如何看待痛經呢?中醫治療痛經有什……詳細>>
痛經是大多數女性會出現的現象,給女性生活帶來痛苦和困擾。那么,如何緩解痛經?小茴香就可以。中醫認為,小茴香味辛、性溫,具有散寒止痛、和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