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12月7日,大雪時節降臨,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圍也廣,故名大雪。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那么大雪該如何養生,養生要注意什么呢?現在就讓大家了解一下大雪養生3大注意。
首先,由于大雪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降溫,寒冷的天氣最先要注意的就是保暖護陽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干燥,空氣濕度很低,而在中醫養生方向上,冬屬陰,養生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所以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泄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其次,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最后就是養生不宜過偏,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于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范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愿違。
那么在大雪時節該如何做到進補適中呢?下面為大家介紹4款適合大雪養生的進補膳食。
1、枸杞肉絲:
[配料] 枸杞20克、瘦豬肉100克,青筍20克、油、鹽、砂糖、味精、紹酒、麻油、干淀粉、醬油適量。
[做法] 枸杞子洗凈待用。瘦肉、青筍洗凈切絲,拌入入少量淀粉。炒鍋燒熱用油滑鍋,再加入適量的油,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翻炒,烹入紹酒,加入砂糖、醬油、食鹽、味精攪勻,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鍋。
[功效]滋陰補血,滋肝補腎。
這是藥食合用,陰血雙補,明目健身的藥膳方。對于體虛乏力、貧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強身益壽之效。
2、火腿燒海參:(選自《隨息居飲食譜》)
[配料] 水發海參200克、火腿50克,素油、黃酒、濕淀粉、白糖、生姜、蔥白、醬油、食鹽各適量。
[做法] 海參洗凈,切成條塊,放入滾水中略燙后撈出備用。火腿切片備用。炒鍋燒熱放油之后,入蔥姜略炒,再放入海參、火腿翻炒至六、七成熟,倒入黃酒、醬油、白糖、清水,小火煨烤,燒至湯汁濃稠時,濕淀粉勾芡即完成。
[功效] 補血益精,養血充髓。最適宜精血虧虛,產后虛嬴,陽痿遺精,虛弱勞怯,久病體虛,衰老瘦弱者。
3、蒜泥茼蒿:
[配料] 大蒜3瓣,茼蒿250克,味精、食鹽、香油適量。
[做法] 茼蒿洗凈,切一寸長段,大蒜搗爛為泥備用,鍋內放入清水煮開,茼蒿下鍋開水焯3分鐘撈出,將蒜泥、味精、食鹽、香油同時放入,攪拌均勻盛盤即可。
[功效] 開胃健脾,降壓補腦。
說明: 茼蒿與肉、蛋等葷菜共炒,可提高其所含維生素A的利用率。
大蒜含有一種“配糖體”分,可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形成的幾率。食用大蒜最好生吃,因為大蒜中的有效成分預熱會失去作用。吃蒜后,胃消除氣味,可用濃茶漱口或吃幾枚大棗,氣味即可消除。
4、木耳冬瓜三鮮湯:
[配料] 冬瓜150克,水發木耳150克,海米15克,雞蛋1個,食鹽、水淀粉、味精、麻油適量。
[做法] 冬瓜去皮洗凈切片。木耳、海米洗凈備用。雞蛋打勻攤成蛋皮切寬片備用。
鍋內加鮮湯上火燒開,下海米、木耳煮沸5分鐘,再將冬瓜放入,開鍋后撒入食鹽、淀粉,起鍋前倒入蛋皮,淋上麻油幾成。
[功效] 生津除煩,清胃滌腸,滋補強身。
(責任編輯:鄧美如 )
文章關鍵詞: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是仲冬季節了。這一時節,天氣開始變得更為寒冷,大風、大雪將會經常出現,氣溫驟降,特別容易引起我們呼吸道抵抗力的下……詳細>>
適宜:山藥、胡蘿卜、高粱、茼蒿、白菜、陳皮、大黃米、薏米、玉米制品、無花果、蘑菇、鯽魚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整個冬季都是以進補為主,大雪……詳細>>
養生第一要訣是順應四時,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寒露已經過去,霜降還未來臨,天氣漸漸變涼,這個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呢?詳細>>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由于氣候寒冷,人體對能量與營養的要求較高,而且人體此時的新陳代謝減慢,腸胃吸收功能好,攝入……詳細>>
很多人都知道藥膳可以養生,但是卻不知道正確的方法,下面就讓小編給你介紹一下養生藥膳食譜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