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肝硬化除了西醫治療外,在中醫方向的治療也取的不錯的成效,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醫辨證治療肝硬化。
中醫辨證分類施治
1,肝郁脾虛型:胃納縮減 胸腹悶脹 兩脅發脹隱痛 噯氣不舒 四肢倦怠 乏力 便溏 臉色萎黃 舌暗紅或淡 舌體常胖或邊有齒印痕 脈虛弦 重按無力。 治法:疏肝健脾,活血消積。 選方:柴胡疏肝飲合四君增減。
2,氣滯血瘀型:胃納差 食入則脹 兩脅脹痛 肝脾腫大 壓痛明顯 質硬 臉色晦暗或紫黯 常有蜘蛛癡 或肝掌等。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消積。 選方:柴胡疏肝飲合桃紅四物增減。
3,濕熱蘊結型:惡心或嘔吐 脘腹脹滿 面色黃垢 肌膚目睛黃染 煩熱不安 口苦口臭 小便赤澀 大便秘結或溏垢 舌尖邊紅 苔黃膩或兼灰黑 脈弦數。 治法:清肝利膽,通腑泄濁。 選方:龍膽瀉肝湯合茵陳蒿湯增減。
4,氣滯濕阻型:腹部脹滿,按之空而不堅 食后脹甚 噯氣得減 脅下脹滿痛 小便少或見下肢微腫 舌苔薄白 脈細弦 。 治法:疏肝理氣,運脾燥濕。 選方:柴胡疏肝飲合香砂平胃散增減。
5,寒濕困脾型:腹大脹滿,形如哇腹 按之如囊裹腹水 脘腹痞脹 得熱稍舒 面色萎黃或蒼白 顏面微浮,下肢浮腫 怯寒 神疲 小便少 大便溏 苔白膩 脈細緩。 治法:溫運中陽,化濕行水。 選方:實脾飲合香砂六君增減。
6,肝脾血瘀型:腹大堅滿 按之不陷而硬 腹壁青筋顯露 脅下堅而痛 痛如針刺 顏面晦暗或黧黑 頭頸胸腹紅點赤絡 唇色紫褐 口干不欲飲 大便色黑 尿短赤 舌紫暗 有瘀點 瘀斑 舌下靜脈曲張。舌苔薄黃或薄白 脈細弦澀或弦細。
肝硬化患者除了接受相關的治療外,日常生活的護理也不可少。
1、定期檢查,了解病情發展:肝硬化患者應特別注意做好定期檢查工作,時刻關注病情發展變化,以防止病情惡化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方便根據病情及時更改治療措施,有利于病情的康復。
2、要重視患者心理護理,注意休息:肝硬化患者要時刻忍受病痛的折磨,而且治療過程也是很漫長的,肝硬化患者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因此,一定要注意對患者心理的護理,幫助患者時刻保持心情愉悅,避免悲觀情緒,加重肝臟損傷使病情加重。而充足的休息,有利于肝臟的修復,對病情的緩解有很大的作用。
3、做好皮膚護理,避免感染:肝硬化患者由于長期治療,身體比較衰弱,要更加注意皮膚清潔,每天堅持刷牙漱口,保持皮膚清潔,避免皮膚破損,預防感染。
4、飲食護理不可忽視: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已經受到損傷,因此飲食就一定要仔細,最好進軟食,細嚼慢咽,禁煙酒、辛辣、過硬的食物,藥物也要謹慎,不要胡亂用藥,以免加重肝臟的負擔。同時還要多補充些營養,如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等,對病情減緩有幫助。
(責任編輯:鄧美如 )
文章關鍵詞:
濕疹為常見皮膚病,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古人稱之為“浸淫瘡”、“旋耳瘡”、“繡球風”、“奶癬”等,按部位常命名為面部濕疹、耳朵濕疹、手部……詳細>>
產婦在產褥期內,出現肢體或關節酸楚、疼痛、麻木、重著者,稱為“產后身痛”,又稱“產后變身疼痛”、“產后關節痛”、“產后痹證”、“產后痛風……詳細>>
青春期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眾所周知,青春痘是俊男美女們的“美肌公敵”。如果臉上長滿了痘痘、暗瘡就很會影響形象。青春痘又稱痤瘡,是十分常見……詳細>>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易復發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好發于頭面、四肢屈側及會陰等部位,常呈泛發或對稱性分布。濕疹是多因性疾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