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乳腺增生是現在女性朋友有一大問題,然而碰到乳腺增生應該怎么治療呢?對于乳腺增生,中醫主要的治療手段,比起針灸、按摩,中成藥的應用更為普遍。
中醫認為乳腺增生是由于郁怒傷肝、思慮傷脾、氣滯血淤、痰凝成核所致的“乳癖”。因此分別針對這些病因來分型治療,通常分為三型:肝郁型、氣滯血淤型及痰瘀凝結型。
肝郁型 癥見乳房內腫塊扁平伴有結節,周圍圓滑(如凹凸不平疑為癌癥,必須立即到醫院檢查對癥治療),按之觸痛,經前墜脹不適,疼痛,心煩,易怒或失眠者。舌質紅、苔薄,脈細澀。宜疏肝理氣,散結止痛。
處方:柴胡9克,香附、當歸、白芍各10克,益母草15克,青皮、陳皮、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服。
功效:解郁化瘀,通絡鎮痛。
氣滯血瘀型 癥見乳內有硬結,痛如針刺,經色黑紫量少,舌有瘀占,宜活血化瘀。
處方:露蜂房20克,桔核、丹參各30克,當歸15克,赤芍15克,熟地15克,川穹10克,桃仁10克,紅花8克。
用法:用水適量燉2次,分午晚飯后各服一半,經期可暫停。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鎮痛。
痰瘀凝結型癥見患者一側或兩側乳房出現邊界不清、堅實,輕度觸痛,或不痛,腫塊在月經周期無變化,月經衍期,舌質紫,苔薄白,脈細澀。
處方:柴胡、白芍、桃仁、三棱、莪術、白術、浙貝母各10克,當歸9克,丹參、益母草各12克,牡蠣3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軟堅散結。那么,治療乳腺增生常用的中成藥有哪些呢?
那么,治療乳腺增生常用的中成藥有哪些呢?
1、小金丸
主要成分:麝香、木鱉子(去殼去油)、草烏(制)、乳香(制)、沒藥(制)、五靈脂(醋制)、當歸(酒炒)、地龍。
功能及適應證:結消腫,化淤止痛。適應于治療陰疽初起,皮色不變,腫硬作痛;多發性膿腫;癭瘤,瘰疬,乳巖,乳癖。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2克~3克,每日2次,小兒酌減。孕婦忌服。
2、乳癖消片
主要成分:鹿角、蒲公英、昆布、雞血藤、三七、海藻、玄參、紅花等。
功能及適應證:軟堅散結,活血消癰,清熱解毒。適應于治療乳癖結塊,乳癰初起。常用于治療乳腺囊性增生病及乳腺炎前期。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6片,每日3次。乳婦忌服。
3、逍遙顆粒
主要成分:柴胡、當歸、白術、白芍、茯苓等。
功能及適應證:疏肝健脾、養血調經。治療乳房作脹、乳腺小葉增生或囊性增生等癥。主要表現為兩脅作痛、頭暈目眩、神疲食少、乳房脹痛,尤以月經前期為甚,經后則減輕或消失。舌淡苔薄,脈弦而虛。
用法用量:一次1袋(15克)開水沖服,一日兩次。忌辛辣、生冷食物,孕婦忌服。
4、乳康片
主要成分:黃芪、丹參、乳香、沒藥、浙貝、雞內金、三棱、瓜蔞等。
功能及適應癥:疏肝解郁、理氣止痛、活血破瘀、軟堅散結、補氣健脾。主治乳腺增生病。主要癥狀為乳房腫塊,經來疼痛加重,伴眩暈、胸悶、心煩易怒,甚至失眠、健忘、納差、月經紊亂等。
用法用量:每次口服2-3片,每日3次,飯后服,20天為一療程。孕婦慎用。
(責任編輯:鄧美如 )
文章關鍵詞: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近年來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其發病率占到育齡女性的28%—40%。婦科專家指出,現在女性壓力大,精神負擔重……詳細>>
乳房疾病是中醫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由于女子的生理特點不同,其發病率高于男子。現在臨床發病最為多見的是乳腺增生病。詳細>>
口臭一張嘴,對面的人聞之色變,讓自己尷尬不已。有些口臭是一時吃了特殊氣味的食物,如大蒜、洋蔥等,但有的卻沒那么容易清除。來看看中醫對口臭……詳細>>
中醫是如下治療乳腺增生的呢?雖然,乳腺增生往往是通過西醫治療,其實中醫也是可以治療乳腺增生的。而在治療乳腺增生的同時要做好日常生活的護理……詳細>>
乳腺增生疾病的癥狀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為特征。起初為游漫性脹痛,觸痛為乳房外上側及中上部為明顯,每月月經前疼痛加劇,行經后疼痛減退或消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