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如何治激素性痤瘡呢?激素痤瘡一般都是因為治療不當造成的,主要的形成原因就是過度的使用激素藥物,從而對于藥物產生了依賴,所以出現了激素性痤瘡,那么最好選擇中醫來慢慢的進行調理,那么中醫如何治激素性痤瘡呢?
1、根據患者病情停止外用激素
目前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停用激素的方法有2種:一種是立即停用激素,另一種則主張逐步撤減激素。應該根據患者性別、年齡、皮膚、病程、激素類型、面部皮損表現靈活掌握。病情輕能耐受的患者建議立即停用,而病程久、病情重的患者如不能忍受“反跳現象”,則建議逐步減量,最終撤掉激素。
2、中醫治療注重分階段論治
2.1 初期以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為先
中醫認為,激素類藥物屬于辛燥甘溫之品,助陽生熱?;颊呙娌块L期外用激素,日積月累,必然熱邪侵襲肌膚腠理,減弱衛外功能,導致外邪容易侵襲?!端貑枺刻庩柮髡摗吩疲骸皞陲L者,上先受之”,又“無風不作癢?!憋L為百病之長,風為陽邪,其性清揚,風熱相搏于面,蘊于肌膚,衛表不和,患者表現為面部灼熱潮紅,緊繃,癢痛明顯,常伴心煩,口渴,舌尖紅,脈浮數。肺主皮毛,故多從肺論治,常用藥有黃芩、桑白皮、枇杷葉、徐長卿、白鮮皮、地膚子、白芷、苦參、蟬蛻、白蒺藜、炙甘草。
2.2 發展期以清熱解毒、涼血除濕為要
頭居人體最高部位,手足三陽經及督脈均會于此,故有“頭為諸陽之會”之說。長期外用激素,藥毒之邪日久滯留于面部,風邪與毒邪相合為患,郁而化熱,“頭為諸陽之會”,則更易感受熱邪,浸淫血脈,溢于肌表,熱毒熏蒸肌膚,可見紅斑、丘疹、膿皰,此起彼伏,反復發作;肌膚因毒未能清解消透,風熱毒邪內歸脾肺,導致水液代謝受阻,濕邪內生,嚴重者可見面部皮膚紅腫灼痛、皮膚糜爛滲出;常伴有口干黏膩,納谷不香,苔膩,脈滑數。常用藥有黃連、苦參、白鮮皮、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薏苡仁、茯苓、豬苓、滑石、澤瀉、炙甘草。
2.3 末期以清熱養陰、消痰祛瘀為旨
病程日久,熱毒傷陰,煉液為痰,且熱毒蘊結腠理脈絡,氣血郁滯不通,可見局部皮膚黯紅、色素沉著;血熱生風化燥,腠理失養,可見皮膚干燥變薄、脫屑;熱傷血絡,迫血外溢,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常伴心煩口渴,舌紅少津,脈細數。故本病末期時,可提前應用滋養肝腎藥,以“留得一分陰液,便多一分生機”。常用藥有丹參、苦參、白鮮皮、生地黃、麥冬、地骨皮、赤芍、牡丹皮、青蒿、桃仁、紅花、陳皮、炙甘草。
3、結合現代藥理研究成果
在各個階段進行中醫治療時,還應在選藥時結合現代藥理研究成果。如黃芩所含黃芩苷可阻止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具有抗過敏作用;生地黃對腎上腺皮質網狀帶的萎縮有保護作用,能減少激素的不良反應;青蒿能抑制體液免疫,對面部紅斑和光敏感的消退有效;麥冬能抑制體液免疫;苦參具有抑制變態反應過敏介質釋放的作用;甘草則具有明確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卻沒有激素的不良反應;丹參和赤芍有改善微循環、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等。
總之,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中藥具有抗炎、解熱、抗變態反應、免疫調節、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促進組織細胞恢復等多層次、多途徑、廣泛、復雜的藥理活性,在有效消除炎癥的同時,能促進皮膚屏障的恢復,有利于異常乳頭層下毛細血管網趨于正常分布,改善毛細血管擴張癥狀。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是有一定原因的,中醫和西醫對待痤瘡病癥方面都有一定的見解,中醫認為皮膚是五臟的鏡子,當你臉上出現痤瘡,對照身體也出現了一……詳細>>
痤瘡疤痕是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疤痕,因為它是青春痘所留下的疤痕,所以大部分人的臉上多多少少都會有的。對于愛美的人士來說,疤痕的存在嚴重影響……詳細>>
在這個容易焦慮的社會中,脫發早已不是罕見的事情,特別是90后脫發危機已占據不少熱搜榜。據《中國脫發人群調查報告》,我國脫發人群以20至4……詳細>>
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醫治痤瘡已不是什么難事,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有激光、光動力、果酸等方法,除此以外還可以采……詳細>>
在生活中,很多人的脫發問題都非常嚴重,雄激素性脫發就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對我們的形象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那么,雄激素性脫發到底該怎么治療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