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日前,美國紐約大學醫學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完成了史上最強的換臉術。今年8月,他們對14年前因救火臉部被嚴重燒傷的消防員哈迪森進行了換臉手術,而經過了3個月的料理和恢復,哈迪森目前狀況良好,預計在月底前可以出院回家。
換臉術讓消防員重獲新生
現年41歲的哈迪森是一名消防員,2001年的時候他在一場火災中被嚴重燒傷,他形容當時“比死更難受”。
臉部幾乎在火災中全毀的哈迪森一度經歷了超過70次面部重建手術,醫生們將其大腿的皮膚移植到他的臉部,又用他的頭骨制作成他的兩只假耳,而且他們還將他已內翻的嘴唇整形出新的嘴唇…然而即便是這樣,哈迪森在換臉前還是頂著一張能把鄰居孩子嚇哭,外星人一般的可怕面孔。
2012年哈迪森遇到紐約大學的整容醫生羅里奎茲,開始尋求換臉,但直到今年才出現了合適的捐贈者,來自簽訂了捐贈協議并不幸車禍身亡的26歲機械工人大衛。
換臉手術的團隊由100多人組成,包括外科醫生,護士和技術支援人員,經過了26個小時和一度大量失血的危險,手術最終順利完成。
經過了3個月的恢復,哈迪森目前狀況良好,雖然醫生表示他下半輩子都要服用抗排斥的免疫抑制劑,而且他臉部的疼痛也會終身伴隨,但他對媒體表示,“再大的痛苦我都會忍受。”
解讀換臉術 它并非想象中美麗
換臉手術顧名思義,就是對人臉進行置換的器官移植手術,多用于因病或意外導致臉部嚴重畸形并無法通過整形修復的患者,讓他們得以重新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看上去似乎很美好,但這并非如同《聊齋志異》畫皮里一般施個法就能做到那么簡單。由于難度大、風險高和面臨的倫理問題,換臉手術目前看來仍是困難與高風險并存。
面部移植包括多種組織(皮膚、脂肪、肌肉、肌腱、神經、血管、骨等),甚至包括骨髓、淋巴結等可以改變免疫反應的免疫組織,手術復雜難度大,至少需要24小時,手術過程中極易出現大出血的危險,術后也很可能會產生排異反應,如2005年全球首例換臉術的病人伊莎貝爾在術后新移植的組織一度呈現危險的紅色,靠大劑量的藥物才得到了控制,若排異反應嚴重,會導致臉部變黑甚至脫落,這就需要做二次移植甚至多次修補。
即便手術成功不出現排異,患者也需要終身服用抗排斥藥,這將造成其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因普通的感染而喪生。
2012年進行了換臉手術的美國男子理查德曾在2014年表示,他不能抽煙、喝酒,進行日光浴,更不能與他人爭執以免造成臉部受傷。否則,器官排斥反應將加劇,并可能造成其死亡。
這是每一個進行換臉手術患者包括哈迪森都需要面臨的問題。
而算是拯救了哈迪森的羅里奎茲醫生也坦承,全球至少已經有3-5個接受過換臉手術的患者已經出現排斥反應并死亡。
這其中就包括了李國興,我國換臉手術第一人。他在2006年完成了換臉手術,當時主治醫生表示手術成功,李國興也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然而在2008年底,李國興卻已悄然離世,由于家人拒絕尸檢因此死因不明,但據專家分析,可能與其悄悄停服抗排斥藥以及因長期服藥而出現的高血糖癥狀有關。
另外,換臉手術還需面對配對率低和倫理的問題。換臉手術的捐獻者一般為死者,且必須在死亡10小時內把臉捐獻出去,這對親屬而言可不是輕巧的事情,因此捐獻者很少,消防員哈迪森等待就花費了2年。
顏面部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組織器官,容貌是一個人區別于另一個人主要標志,換臉術會給患者、雙方家屬、朋友及社會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上文提過的哈迪森在接受換臉術后擁有了與自己自身面容和捐獻者大衛都不同的面容,連捐獻者大衛的媽媽都從他臉上看不出兒子的樣貌了。
而在我國,相關規定還處于空白的階段,由于缺乏相關的法律,第一例的換臉手術還需通過倫理委員會的討論和相關衛生部門的備案才得以進行。
總而言之,換臉手術看似變魔術般神奇,但它面前需要走的路還很長。
更多整形八卦和資訊,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家庭醫生在線整形通(zhengxingt)
(責任編輯:何詩雅 )
文章關鍵詞:
22歲的妙妙剛大學畢業,不料因意外毀容,在滬上多家醫院做了十幾次手術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無法睜開眼睛。今年年初,妙妙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詳細>>
一名35歲的男子,因面部神經纖維瘤而毀容,換臉是唯一可行的治療方法。手術持續約12個小時,十余名醫護人員參與其中,主刀醫生是曾多次成功……詳細>>
曾因被丈夫槍擊面部而接受美國首例“換臉”手術的婦女康妮·柯爾普日前在媒體前亮相。這位48歲的堅強“換臉女”披露了當年被丈夫殘忍襲擊的經過……詳細>>
據外媒報道,美國日前成功完成了一場換臉手術。美國男子安迪·桑德斯(Andy Sandness)10年前吞槍自殺時下半張臉被毀,經過5年的……詳細>>
美國女子施特爾茨16歲時因手槍走火被轟爆面,雖奇跡生還,但遭毀容,可她堅強地生活下去,在盲人學校結識男友,去年7月更誕下兒子。現在的她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