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乳腺癌早期癥狀 診斷乳腺癌可做哪些檢查
想必大家對乳腺癌已經不陌生,其作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在婦女僅次于子宮癌。對于女性來說是時時刻刻要關注的一個癌癥,那么乳腺癌患者要通過什么影像方式檢查呢?乳腺癌患者的早期、中期、晚期又會有什么癥狀?
乳腺癌影像檢查方式
乳腺X線檢查
乳腺X線檢查對降低40歲以上婦女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經得到了國外大多數學者的認可。因此乳腺X線篩查對40歲以上亞洲婦女準確性高。因為乳腺X線對年輕致密乳腺組織穿透力差,所以一般不建議對40歲以下、無明確乳腺癌高危因素或臨床體檢未發現異常的婦女進行乳腺X線檢查。雖然常規乳腺X線檢查的射線劑量低,不會危害婦女健康,但正常女性無需短期內反復進行乳腺X線檢查。
乳腺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可以作為乳腺X線篩查的聯合檢查措施。鑒于中國人乳腺癌發病高峰較靠前,絕經前患者比例較高,乳腺相對致密,因此超聲可作為乳腺篩查的輔助手段。
乳腺磁共振(MRI)檢查
MRI檢查可作為乳腺X線檢查、乳腺臨床體檢或乳腺超聲檢查發現的疑似病例的補充檢查措施。如是對設備要求高,價格昂貴,檢查費時,需靜脈注射增強劑。磁共振可以和乳腺X線聯合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篩查。
乳腺癌患者的早期、中期、晚期癥狀
乳腺癌早期癥狀
1、腫塊 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發部位。腫塊常為無痛性,單個,不規則,大多為實性,較硬,活動度較差。
2、局部皮膚會產生改變。 乳房皮膚出現“酒窩征”是一個重要體征,當癌細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可出現桔皮樣水腫,部分出現靜脈曲張、衛星結節。
3、少數病人出現隱痛或刺痛,大部分會澤會出現乳房疼痛的癥狀。
4、乳頭溢液,溢液可以是五色、乳白色、淡黃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樣、血樣、漿液性或膿性,乳腺癌以血性多見,常因污染內衣而為患者發現。
5、乳頭改變 當病灶侵犯到乳頭或乳暈下區時,乳腺的纖維組織和導管系統可因腫瘤侵犯而縮短。牽拉乳頭,使乳頭偏向腫瘤一側,病變進一步發展可使乳頭扁平、回縮、凹陷、直至完全縮人乳暈下,看不見乳頭。乳頭糜爛也是乳腺癌的重要征象。
乳腺癌中晚期癥狀——乳腺腫塊
1、乳腺癌以單側乳腺的單發腫塊為多見,單側多發腫塊及原發雙側乳腺癌臨床上并不多見。但隨著腫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斷延長,一側乳腺癌術后,對側乳腺發生第二個原發癌腫的機會將增多。
2、早期乳腺癌的腫塊一般較小,有時與小葉增生或一些良性病變不易區分。但即使很小的腫塊有時也會累及乳腺懸韌帶,而引起局部皮膚的凹陷或乳頭回縮等癥狀,較易早期發現。以往因醫療保健水平較差,來就診時,腫塊往往較大。
3、乳腺癌絕大多數呈浸潤性生長,邊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狀,表面不光滑,有結節感。但需注意的是,腫塊越小,上述癥狀越不明顯,而且少數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潤較輕,呈膨脹性生長,表現為光滑、活動、邊界清楚,與良性腫瘤不易區別。
4、乳腺癌腫塊質地較硬,但富于細胞的髓樣癌可稍軟,個別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頭狀癌。少數腫塊周圍,有較多脂肪組織包裹觸診時有柔韌感。
乳腺癌晚期癥狀
1、乳腺疼痛雖可見于多種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腫瘤的常見癥狀,不論良性或惡性乳腺腫瘤通常總是無痛的。在早期乳腺癌中,偶有以疼痛為唯一癥狀的,可為鈍痛或牽拉感,側臥時尤甚。有研究顯示,絕經后女性出現乳腺疼痛并伴有腺體增厚者,乳腺癌檢出率將增高。當然,腫瘤伴有炎癥時可以有脹痛或壓痛。晚期腫瘤若侵及神經或腋淋巴結腫大壓迫或侵犯臂叢神經時可有肩部脹痛。
2、乳頭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頭溢液主要見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頭溢液是指非生理狀態下的乳腺導管泌液。通常所說的即指后者。乳頭溢液可因多種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較易為患者注意,是臨床上約10%的患者前來就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種乳腺疾病的癥狀中,其發生率僅次于乳腺腫塊和乳腺疼痛。
3、乳腺癌患者若有乳頭異常改變,通常表現為乳頭糜爛或乳頭回縮。
4、乳腺腫瘤會引起皮膚的改變,與腫瘤的部位、深淺和侵犯程度有關,通常有以下幾種表現:皮膚粘連、皮膚淺表靜脈曲張、皮膚發紅、皮膚水腫
5、腋窩淋巴結腫大乳腺癌可向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還可通過前胸壁和內乳淋巴網的相互交通,向對側腋窩淋巴結轉移,發生率約5%左右。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有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甚至對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廣大女性朋友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若有出現疑似早期的癥狀應馬上去醫院檢查!希望能對乳腺癌患者提供一些幫助。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專家答疑
如何判斷處女膜是否已經破裂
2024-10-22產婦產后十八天拉肚子應如何處理
2024-10-22尿頻尿急陰道癢是怎么回事?
2024-10-22如何徹底清除尖銳濕疣?
2024-10-22怎樣判斷是不是懷孕了
2024-10-22人流第四天肚子疼是什么原因
2024-10-22三年前有過一次高危,現在該怎么辦?
2024-10-22肩腓肌萎縮癥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