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洞微經》曰:太饑傷脾,太飽傷氣。蓋脾借于谷,饑則脾無以運而虛脾,氣轉于脾,飽則脾過于實而滯氣,故先饑而食,所以給脾,食不充脾,所以養氣。
佛家講究過午不食,是有一定道理的。上午是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陽氣可以化萬物;而到晚上,就會呈現一派陰霾之氣,這就是陰氣,食物不易消化。所以早飯應吃飽,午后就應少吃了,而晚飯則更應減少。這與現在提倡的早飯吃飽,午飯吃好,晚飯吃少是一個道理。白天人處于活動之中,需要熱量,所以要吃飽吃好;晚上需要休息了,要吃少。否則,元氣和所有的氣血都要用來消化食物,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影響睡眠。
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食量的多少,即所謂“量腹而食”。懂得克制的人,今天吃這么多,明天還是吃這么多。總之,寧可少吃也不貪多。明代李敖英《東谷贅言》概括飽食有五大弊端:“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數,二者小便數,三者擾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養,五者多食不化。”
飽食傷身,少食多壽的觀點已被實踐經驗和現代研究所證實。對老年人來說,運動量較年輕時減少了,脾胃功能較年輕時減弱了,用現代醫學來解釋,就是空腔臟器的肌纖維萎縮了,所以人步入老年后,食量是會逐漸減少的,如不減就已經很不錯了,如加量,必然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所以千萬不要勉強多食。一些宗教修行者限食、少食、過午不食,認為可以減少疾病,延長壽命。
對小白鼠的研究發現,限食與自由食小鼠壽命相差幾近一倍?,F代醫學研究也發現,相對節制飲食,可以減輕胃腸負擔,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可以防止和延緩大腦功能衰退,可以減慢生理性衰老的速度,是抗衰老的措施之一。
另外,不要太餓了才想到去吃飯,饑餓時即使吃也不可吃得太飽;不要太渴了才想到去喝水,口渴時即使喝也不要喝得太多,只要使腹內不空虛,中和之氣就會自然透入體內?!侗阕印分杏校好刻炜梢远喑詭最D,但是每頓都不要吃得太多,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凡是吃飯都要以少食為有益,這樣才有益于脾的運化,所吃的食物才能得以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營養。否則即使是大補的食物,吃多了也會傷害脾胃,所以要學會有節制地進食。
太饑餓會傷脾,吃得太飽會傷氣。脾是消化食物、運化水谷精微的臟器,在饑餓的情況下,脾沒有運化之物,反而會導致脾的虛弱。但如果吃得太飽,脾就會因為過于充實而滯氣。所以應該在還沒有感到太饑餓時進食,這樣可以養脾;同時,不要吃得太飽,沒有太多的食物加重脾的負擔,這樣可以養氣。
簡言之,吃飯要定時定量。中國人習慣的進食時間是:早餐7~8時,午餐12時左右,晚餐18~19時。按時進餐不但可以保證人體營養物質的需求,而且有利于消化系統的消化和吸收,對健康有益。定量是指每日進餐量基本固定,饑飽適宜,避免過饑過飽、暴飲暴食的不良飲食習慣。
綜上,在進餐方面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①早飯宜飽,午飯應吃好,而晚飯應吃少。
?、诶夏耆藨傲扛苟场保瑢幙缮僖稽c也不可貪嘴。
?、墼陴囸I的情況下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在大渴的情況下不要一次喝得太多。
?、芾夏耆艘松倭慷嗖?。
⑤補品吃多了也無益。
⑥按時進餐,不要等太餓了再進食。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大部分的家長都會選擇自己在家做飯給孩子吃,這樣既能夠保證營養均衡,還能夠保證干凈衛生。但是世事總無絕對,總是有帶孩子……詳細>>
當家里進行聚會時,如果飯點有延遲,常會出現家庭成員身體出現饑餓狀態。這時候,需要遵循正確的飲食方式,即便是餓,也不要亂了步驟,給身體一個……詳細>>
“365天減肥中”“再瘦個3公斤……”這樣的人,拼命尋找低熱量的食物或是避免攝取油脂等等,在這方面非常注意。但是調查顯示,比起“吃了什么……詳細>>
科學飲水時間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