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我每天從家里帶頭天的剩飯,中午用單位的公用微波爐熱了吃,這樣很方便,在外面吃飯總擔心食物不干凈。但最近一則微博‘吃隔夜飯菜胃癌風險高3.6倍’在網上很火爆,我和同事都開始犯愁,如果真如網上所言,那對于沒有食堂的上班族而言,健康午餐就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務。”
23日,武漢白領張小姐托記者求證微博傳言的真偽。
記者就此采訪了省腫瘤醫院副院長、胃腸泌尿外科主任張克亮。他表示,目前,尚無明確的證據表明吃隔夜飯與致胃癌之間存在必然聯系,更無統計學資料證明“3.6倍”的說法。過去,胃癌以45歲以上年齡居多,現在瞄上不少20多歲的年輕人,呈現低齡化趨勢,但這絕對不是“隔夜飯”這個單一誘因能夠解釋的,環境污染、人種、遺傳因素及年輕人不良的飲食嗜好、生活習慣和心理壓力等等都脫不了干系。
武漢協和醫院營養科醫師蔡紅琳建議,“帶飯族”可以通過對食物科學選擇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如主食米飯,素菜首選茄類、薯類、莖類及豆芽、豆腐、豆皮等豆制品,葷菜選擇蛋類、豬肉雞肉牛肉等,而涼拌菜、海鮮、綠葉菜最好不要攜帶。此外,網帖稱亞硝酸鹽與胺類物質結合生成的N-亞硝基化合物是高危險致癌物,但實際上這個結合的過程可被豐富的維生素C所阻斷,所以建議帶些新鮮的水果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及其他植物性抗氧化劑,阻斷N-亞硝基化合物的產生。
推薦閱讀:
在一些80后年輕白領中,“上班帶飯族”的隊伍正逐日壯大。怎樣的菜肴不易變質、更適合微波爐加熱?什么樣的菜品不宜入選自帶盒飯?聽營養專家細細道來。
無論是在家還是外出就餐,吃不了剩下都很常見。有人覺得,剩菜剩飯下頓再吃,方便不浪費;還有人反對說,剩菜不能吃,會致癌。究竟怎么做對健康更有利?讓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北京朝陽醫院營養師宋新為大家講解。
按照以往的經驗,胃癌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40~60歲多見。但近年來,從全國的情況來看,我國新發胃癌患者呈現年輕化趨勢,30歲以下年輕人的比例由上世紀70年代的1.7%升至當前的3.3%,翻了一番。專家指出,熬夜、飲食不規律等因素是導致胃癌靠近年輕人的重要原因。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隔夜飯說的是前一天晚上剩下來的飯,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網上對于隔夜飯能不能吃產生了一些爭論大多數人相信了專家的言論認為隔夜飯吃了在吃砒霜……詳細>>
我們通常會把前一天沒有吃完的飯,第二天熱一熱繼續吃,一方面很節省,另一方面也比較省事。現在也有很多白領會在家做好飯,第二天到公司用微波爐……詳細>>
你知道嗎?長期吃隔夜飯是會容易中毒的,會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可是,剩下的飯菜倒掉有會很浪費,這可怎么辦?今天,教教大家如何保存隔夜飯可……詳細>>
人們需要保證營養充分吸收,所以更要注意健康飲食。但是很多不正確的習慣都容易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從而不利于人體吸收身體所需的營養。那為了……詳細>>
現在,很多上班族有中午帶飯的習慣。他們大多是頭天晚上把飯菜準備好存入冰箱,第二天帶到單位吃。按照“吃隔夜飯患胃癌風險高3.6倍”的說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