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注意:喝茶雖養生 喝錯會傷腎
常言道:“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已經成為中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的功效不僅僅是解渴、提神,還可增進營養,預防疾病,是最好的天然養生飲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飲”。但是茶可不是怎么喝怎么好,有種喝法,茶會傷腎!
節前各類聚餐多,觥籌交錯之間,人不知不覺就已酩酊大醉。為了能讓頭腦恢復清醒,許多人醉酒后大量飲濃茶來解酒,殊不知此法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小茶道大學問
酒后喝茶還傷腎。因為乙醇在肝臟內分解代謝,濃茶的茶堿有利尿作用,會使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進入腎臟,對腎臟造成損害。
中醫養生專談到酒后飲茶的問題時也談到:有的人在喝醉酒的時候,喜歡喝上一大杯濃茶來醒酒,這確實有一定的醒酒效果,但酒后喝茶危害也很大。
因為喝酒以后刺激心臟,心跳加快,大腦興奮,而濃茶有著同樣的效果,醉酒喝茶,對心臟簡直就是火上澆油。
喝酒后,酒精進入胃以后直接進入血液,然后再進入肝臟中轉化成乙醛,再轉化成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經由腎臟排出體外。二氧化碳和水是正常的代謝產物,所以對腎沒什么危害,而喝濃茶醒酒則跳過了這一步。茶中的茶堿有利尿的作用,可以使人體內的乙醛直接經由腎排出體外,從而起到快速醒酒的作用。而乙醛對腎是有害的,經常酒后喝濃茶,會引起腎功能障礙。
所以醒酒最好還是喝一些醒酒湯,當然,不要過量飲酒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喝對茶養生喝錯茶傷身生濕
茶為國飲,在全世界,凡提到中國肯定要提到的一樣東西就是茶。茶不僅是一種飲料,更是一種養生手段。傳說神農日嘗百毒,結果毒性發作,倒在地上。這時候剛好身邊有一棵小樹,葉子散發著清香,于是他就吃了幾片葉子,結果毒性就解了。這個小樹就是茶樹。所以自古就有“茶解百毒”之說。
那么,怎樣喝茶才健康呢?
一是要分季節:
春夏兩季,可以喝一點綠茶和烏龍茶,能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秋冬季節則適合喝一點紅茶或者普洱茶,這兩種茶是溫熱性質的,可以起到驅寒的作用。
二是要分時間:
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綠茶,醒腦清心;
上午喝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
午后喝杯紅茶,解困提神;
晚上與朋友或家人團聚,泡上一壺烏龍或普洱,別有一番情趣,也不至于影響睡眠。
這種一日飲茶安排,大家不妨試一試。
三是要分年齡:
尤其是老年人,紅茶、普洱茶可以適當多喝一點,綠茶、烏龍茶要少喝一點,尤其是烏龍茶,因為它的茶湯本來就比較濃,注意要少喝一點。
四是要沖泡有法:
洗茶最多15秒。“現在人喝茶喜歡洗茶,但是我不贊同過度洗茶。”韓馳說,我們在實驗中發現,綠茶沖洗兩次其有效成分浸出率為70%多,紅茶為60%多。也就是說,如果過度洗茶,營養物質就會大量流失。
江和源則提醒,如果茶葉不得不洗,那么洗茶時間不要超過15秒。綠茶和白茶,最好不要洗。“但有一種例外,對咖啡堿比較敏感的人,可以喝茶前洗一遍,因為其中的咖啡堿浸出比茶多酚快,快洗可以去掉部分咖啡堿。”
按照書本或者茶藝師推薦的比例沖泡最好,老年人可適當淡一些,尤其是新茶寒性更強,因為茶葉存放時間太短,多酚類、醇類、醛類含量較多。所以新茶雖香,但只宜輕品,不宜暢飲。
${FDPageBreak}
在選擇了適合自己的茶葉后,如何讓它發揮最大功效,也是一門學問。韓馳說:“不同的茶,保存、沖泡、飲用的方法都各有講究。”
五是保存得法:
茶葉最怕潮濕異味。保存的容器以錫瓶、瓷壇、有色玻璃瓶最佳;其次宜用鐵聽、木盒、竹盒等;塑料袋、紙盒最次。容器要干燥、潔凈、不得有異味。盛好保存的茶葉,宜放在干燥通風處,不能放在潮濕、高溫、不潔、曝曬的地方。這些地方不能有樟腦、藥品、化妝品、香煙、洗滌用品等有強烈氣味的物品。當年的新綠茶也可密封后放入冰箱冷凍室,能保存3-6個月。
六是飲用適量:
每天12克最適合。江和源建議,對于普通人來說,一日飲茶12克左右,分3-4次沖泡是適宜的。
吃油膩食物較多、煙酒量大的人可適當增加茶葉用量。
孕婦和兒童、神經衰弱者、心動過速者,飲茶量應適當減少。
七是冷熱要適當:
韓馳則提醒,隨著功夫茶的流行,人們喝茶“越來越燙了”,這是非常不對的。“人們喝茶本為保健,但喝燙茶會增加食道癌等癌癥的發病率,得不償失。
飲茶最佳的溫度應該是60度左右,不要超過70度。”
生活飲茶有講究淡茶養生濃茶傷身飲者要萬分注意
茶有提神醒腦、促進消化、有益健康的作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然而,如果飲茶過濃,就會傷害身體。對于老年人來說,注意飲茶的濃度對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尤為重要。
一般來說,老年人經常性地大量飲用濃茶容易出現很多身體不適狀態,比如說,容易造成胃液稀釋,不能正常消化。一個人每天正常分泌胃液是1.5-2.5升,這些胃液能夠對一個人每天所攝取的食物進行合理消化。當大量飲用濃茶后就會稀釋胃液,降低胃液的濃度,使胃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從而產生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癥,有的甚至還會引起十二指腸潰瘍。
另外,茶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茶葉中含有鞣酸,紅茶約含5%,綠茶約含10%。當人體大量飲用濃茶后,鞣酸與鐵質的結合就會更加活躍,給人體對鐵的吸收帶來障礙和影響,使人體表現為缺鐵性貧血。
而且喝濃茶易產生便秘癥。茶葉中的鞣酸不但能與鐵質結合,還能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生成一種塊狀的,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導致便秘癥的產生。對于患有便秘癥的老年人就會使便秘更加嚴重。
最后,濃茶致使血壓升高和心力衰竭。濃茶中的咖啡因,能致使人體心跳加快,從而使血壓升高;同時,濃茶液大量進入血管,能加重心臟負擔,產生胸悶、心悸等不適癥狀,加重心力衰竭程度。
凡事有度。飲淡茶可以養生,飲濃茶則有損健康。為了延年益壽,安度晚年,望老年人飲茶應以棄“濃”擇“淡”為要。
茶能抗輻射?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向日本廣島投放了原子彈,很多人受到原子彈輻射后,相繼發生怪病并陸續死亡。但后來發現,凡是長期喝茶的幸存者存活率都較高,患放射病較輕,這是因為茶葉中的茶多酚具有極強的防輻射抗損傷功效。
福建醫科大學營養系講師王文祥說:“茶葉原本就是藥食一體,最早的應用是作為藥物。研究和實踐證明,茶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
茶葉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對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很大的效果,增強人體對流行性病毒的抵抗力。
最近有專家稱,每天飲用5杯綠茶或更多綠茶的人,患血液腫瘤的風險降低了42%,患淋巴系統癌癥的風險降低了48%。近年來,關于茶葉的健康功效研究得也越來越多,發現茶有二十四功效,例如安神、明目、清頭目、解毒、消食、抗癌、保護心血管、防輻射……似乎人們生活中所有的健康隱患,都可以靠一杯茶來化解。
迄今為止,現代科學從茶葉中分離和鑒定的對人體有益的各種營養成分和礦物質元素多達700種以上,這是自然界中其他植物所不具有的。實驗證明,茶葉中的這些成分各自有著不同的藥理保健功效,而且這些成分相互之間也能協同作用,起到增效反應,如:茶多酚與維生素C、維生素E等有協同增效作用,使它們的抗氧化能力大大加強;茶葉中富含的維生素A、C、E有助于人體對鋅、硒的吸收等,使得茶葉中各成分的藥理保健作用達到“1+1>2”的效果。
茶多酚是唯一存在于茶葉中的一類物質,具有抗突變、抗癌癥、防輻射,防治高血壓、高血脂,提高人體的綜合免疫力等功效。茶葉之所以稱“萬病之藥”其主要藥理功效靠茶多酚,茶多酚一能“治病抗病”,二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關于茶多酚的研究開發利用,也是醫學界的重要課題之一。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茶葉堿、茶皂素等是茶葉中特有的成分,是其他植物所不具有的。而這些物質,特別是茶葉中的茶多酚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人體的綜合免疫力,人體免疫力增強,人的抵抗力也就增強,就能抵御寒熱、細菌、病毒等疾病的侵害。因此,茶葉對人體可起到“有病治病,沒病防病”的雙重作用。
一些常喝茶的老年人,精神矍鑠,耳聰目明。因為茶葉里含有一種成分叫Y-氨基丁酸,這種成分對人體有很多功能,主要是在人體能量代謝方面發揮作用。另外,茶里邊還有很高的茶氨酸,對于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能力、抗癌都有作用。所以別小看簡單的飲茶,實際上在喝茶過程中獲得了很多的收益。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茶起源于中國,在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品茶喝茶,因此,一直到現在,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有喝茶的習慣,可以說在中國人的心里,茶文化已經根深……詳細>>
喝茶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留下的傳統,長期堅持適量喝茶,對健康大有裨益,喝茶也是養生的重要方法之一,許多人都養成了喝茶的好習慣,也將喝茶作……詳細>>
一天當中什么時候喝茶最好呢?其實,喝茶是需要講究時間的。因為,如果在錯誤的時間喝茶對身體健康就會有所危害。在這里,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喝茶的……詳細>>
在一天中身體的狀態不同,固選擇不同種類的茶類來達到保健養生功效,不同的茶類給身體帶來的營養價值不同,所以一日三餐要變著樣來喝茶。詳細>>
大家都知道喝茶有養生功效,不僅能降血壓還可提高免疫力。可是你知道嗎?如果喝茶方式不對,不但不養生,反而還會致病。究竟哪些喝茶方式不可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