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關于猝死的新聞也不絕于耳,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超過55萬的人死于心源性猝死。醫生表示,雖然心臟病讓人防不勝防,但是發生前還是“有跡可循”的,一旦出現以下癥狀,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心臟病發作的6個征兆
心臟病信號1:出汗
如果你并沒有進行運動,卻突然出汗,那么這可能是你心臟疾病發作的一個預警。對于女性來說,這種感覺有點像更年期的潮熱盜汗。研究表明,心臟病發作之前,脖子、后背、頭皮、手腳心等部位都會大量出汗。
心臟病信號2:氣短、活動后氣促
當感覺到很難深呼吸的時候,你也許會認為是肺出了問題,但這也可能是由于心臟虛弱,導致血液中含氧過少所導致的。
呼吸短促、困難是大部分心臟疾病的第一個信號。在哈佛大學一項研究中,有40%的女性心臟病患者,在被確診心臟病之前的半年,都曾出現呼吸短促等現象。
心臟病信號3:惡心嘔吐
如果你無緣無故就出現惡心、嘔吐,極有可能是心血管出了問題,從而導致腸胃不適。如果你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吃了止嘔藥、抗酸藥后沒有效果,而且很快又復發的話,就要考慮心臟方面的問題了。
心臟病信號4:心慌、快速或不規則心跳
在心臟病發作的前幾周或者1、2個月,會突然出現沒有緣由的心跳加劇、心跳不規律情況。如果只是心跳不規律,并沒有伴隨心跳的加快,那么情況還樂觀一些,但是,如果心律不齊的同時,每分鐘心跳也不斷加快(醫學上稱為“心室性心搏過速”),那么心臟已經在提醒你:該馬上去醫院了。
心臟病信號5:脖子、手臂、肩膀等處疼痛麻木
胸部出現疼痛是最常見、也是最為熟知的心臟病癥狀之一,正因如此,其他部位的疼痛也就很容易被人們忽略。其實,心臟引起的疼痛信號會通過神經傳遞至脊髓,發散的范圍就包括脊椎周邊。因此,當心臟出問題后,你會感覺到下巴、脖子,甚至耳朵都會出現疼痛。這種痛感可能只是隱隱作痛,也可以很銳利。
心臟病信號6:暈倒
暈倒在醫學上稱為“暈厥”,主要是由于各種原因,讓大腦處于暫時性缺血而引起的突然性、短暫性的意識喪失。
正常人在體力不支等特殊情況下暈厥,這屬于生理現象。但是,如果一個人經常暈倒,尤其是老年人出現暈厥,就可能是病理性暈厥,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在死于心臟病的患者中,超過50%的人第一次受到心臟病襲擊的感覺,就是上述的癥狀。心臟病危害之大,讓人談虎變色。人們通過藥物治療,就醫手術治療等等,這些都是在一定情況下需要進行的。在生活中,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減少心臟病的發生幾率,那么心臟病應注意的飲食有哪些呢?
多補充鉀
鉀能降低血液中的鈉水平,直接減少高血壓的誘導因素。可以直接就減少心臟的負擔,減少心臟的發病幾率。
限制進食、脂肪和鹽分
不宜吃得過飽,過飽會對胃產生一定的壓力,同時,胃部的膨脹會直接對心臟造成壓力,這樣就加重了心臟的負擔。患者在進食時就需要注意飲食的量。同樣的不應該過多喝太多的飲料,少量多吃有益健康。
盡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如油類、肥肉類食品,動物內臟等。過多的脂肪會在身體蓄積,一方面增加血管壁的厚度,另一方面對心臟也會造成影響。大家都知道過量的鹽分會導致高血壓,那么高血壓將直接對心臟造成壓力,加重心臟的負擔。
增加纖維素、維生素
纖維素有利于減少脂肪在人體的吸收,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脂質,降低血脂濃度。最終有利于心臟。可以多吃芹菜、竹筍等蔬菜。而維生素有減少機體成分被氧化的作用,如減少有利于心臟的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預防血栓,預防動脈硬化,強化心臟。如可以多吃獼猴桃、蘋果等,這對心臟病的飲食非常重要。
心臟病應注意的飲食不僅僅以上幾個方面,平常還要多注意飲食健康,多補充營養,防止心臟病的再次發生。那么,心臟病吃什么好呢?
心臟病吃什么好
馬鈴薯:
該食品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鈉、鉀、鐵等,尤其鉀含量最為豐富,每100克中含鉀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鉀蔬菜。心臟病特別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鉀傾向。常吃馬鈴薯,既可補鉀,又可補糖、蛋白質及礦物質、維生素等。
堅果類、黃豆、薏苡仁等食物
杏仁、花生等堅果富含對心臟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黃豆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體內脂肪和膽固醇代謝。薏苡仁屬于水溶性纖維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膽固醇,保護心臟健康。
芹菜、菠菜、木耳等食物:
芹菜所含的芹菜堿,可以保護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葉子,因為葉子才是營養精華所在。葉子的維生素C比莖高,且富含植物性營養素、營養價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能夠降低心臟病發作的危險性。
菠菜含豐富的葉酸,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菠菜中的鐵以及微量元素,還可起到補血之作用。而食用木耳能刺激腸胃蠕動,加速膽固醇排出體外。此外,黑木耳中含抗血小板凝結物質,對于動脈硬化、冠心病及阻塞性中風有較好的保健效果。
玉米、黑芝麻:
玉米油含不飽和脂肪酸、高達六成的亞麻油酸,是良好的膽固醇吸收劑;玉米放在中藥里則有利尿作用,并有幫助穩定血壓的效果。黑芝麻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
大蒜:
蒜是保健食物,它能帶走有損心臟的膽固醇;蒜能降低引起心臟病的物質低密度脂蛋白;還能夠降低血小板的粘滯性,阻止血液的凝固,預防血栓的形成。每天至少吃1至3瓣大蒜,最好是未經加工或未除蒜味的大蒜,這對冠心病有預防作用。
各種蜂類產品:
包括蜂蜜、蜂花粉、蜂王漿。蜂類產品有含量高又易被人體吸收的葡萄糖,能營養心肌和改善心肌的代謝功能,能使心血管舒張和改善冠狀血管的血液循環。蜂蜜由于能保證血流正常,因而對心力衰竭和心臟病有一定療效。每日服用50~75克蜂蜜,長期服用,就能保證心臟工作正常。根據近代醫學文獻報道,蜂蜜對心臟病患者的益處,主要在于它能營養心肌和改善心肌代謝功能。它能擴張冠狀動脈,所以也能治療心絞痛。常服蜂蜜的心臟病患者,體況可明顯改善,促使血液的成分正常,血紅蛋白含量增加,心血管收縮力加強。
豆類食物:
豆類食物特別是黃豆含有大量的亞麻二烯酸,能降低膽固醇和血液的粘滯性。把黃豆泡上一夜,然后晾干放在塑料袋中冰凍起來,隨時可做各種菜,如煮豆、炒豆、豆湯等。此外經常吃些豆芽、豆腐以及豆制品可保護心臟。
小貼士:蘋果,富含纖維物質,可補充人體足夠的纖維質,降低心臟病發病率,還可以減肥。香蕉,鉀元素的含量很高,這對人的心臟和肌肉功能很有好處。櫻桃,能幫助人保護心臟健康。可以多吃。
(責任編輯:詹遠 )
吳永健: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術后的心臟康復
張曉慎:胸腔鏡微創技術在哪些心臟病上運用得最多?
張曉慎:目前完成多少例胸腔鏡下先天性心臟病的微創治療?最小年齡的患者多大?
張曉慎:什么樣的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適合做微創手術?
心臟病屬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種,主要是包括先天性的心臟病、高血壓性的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如果及時發現疾病的話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對身體帶……詳細>>
心臟病人應該怎么吃呢?心臟病人的飲食對病情會有一定的影響,在日常護理中是需要重視的。要合理的安排飲食習慣,并且多吃一些對心臟病有所幫助的……詳細>>
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內科疾病之一,有先天性心臟病和后天性心臟病兩種。對心臟病患者來說,除了要積極接受治療之外,在生活中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項,飲……詳細>>
心臟病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而心臟病現在發病路也越來越高,哪些食物可以預防心臟病的出現呢?心臟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非常嚴重的危害,而患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