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轉眼2016年就要過去了,在這一年中,你在朋友圈里都接收了哪些“生活提示”?無籽水果靠避孕藥培育?喝咖啡會導致癌癥?今天,我們就來“手撕”下2016年里朋友圈的食品謠言吧。
一、無籽水果靠避孕藥培育?
謠言:無籽水果中含有大量激素,用避孕藥處理來達到無籽效果的,經常食用對人體有害。
真相:對于植物而言,由于缺乏相應的受體以及信號途徑,給動物使用的避孕藥無法起到給植物“避孕”的效果。
實際上,人們日常食用的水果中,有不少種類是無籽水果。一般來說,培育無籽水果需要三種方法:為果實施用一定濃度的植物激素,抑制種子發育的同時促進果實發育;通過雜交手段,使得種子不能正常發育,同時給予一定刺激,使果實自身可以產生足夠其發育的植物激素;通過尋找植物自身產生的種子不育但能夠自身產生植物激素的突變個體,來生產無籽水果。
無籽葡萄是第一類和第三類無籽水果的典型例子。例如,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巨峰葡萄,如果在葡萄盛花期及幼嫩果穗形成育期用一定濃度的赤霉素進行處理,便可以抑制種子發育,促進果實膨大,從而獲得無籽的巨峰葡萄。無籽西瓜則是采用了第二種方式獲得無籽果實。除此以外,無籽柑橘是人們將一些受到外部刺激無法結籽的枝條通過扦插、嫁接等方式進行繁育,就可以生產出無籽柑橘。菠蘿、香蕉等也是常見的無籽水果,菠蘿是利用其不能自花授粉結實的特點來達到無籽目的的,而香蕉本身就不會產生種子。
二、喝咖啡會導致癌癥?
謠言:喝咖啡對身體不好,會導致癌癥
真相:在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名單中,咖啡被從2B類致癌挪到了3類致癌,就說明了科學家們并沒有找到咖啡致癌的證據。
三、喝牛奶也致癌?
謠言:牛奶中的IGF-1和酪蛋白會導致癌癥
真相:人體本身也含有IGF-1,一袋220毫升的牛奶中所含的IGF-1只有約539納克,一個成年人每天自己產生的IGF-1約1000萬納克,是一袋牛奶含量的約18552.88倍。而且,目前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表明IGF-1致癌。在關于酪蛋白的“大鼠實驗”中,導致大鼠致癌的因素是黃曲霉毒并非酪蛋白,且實驗結果不適用于人。
四、鐵鍋炒菜能補貼
謠言:吃菠菜和用鐵鍋炒菜都可以幫助補鐵
真相:植物性食物在補鐵方面都是欠缺的,菠菜也不例外,含量低,吸收差。至于鐵鍋,含量是夠了,可它是無機鐵,基本不會被人體吸收。
五、木耳泡的過久會中毒?
謠言:木耳泡的時間過多就是毒藥,食用后會殞命
真相:中毒和食物本身沒有關系,而是存儲和處理不當。木耳浸泡以達到柔軟有韌性,呈半透明狀態為佳。如果在夏季,或是環境潮濕、濕熱的地區,擔心木耳浸泡過程中會受到細菌污染,應及時更換水,或者選擇用溫水代替冷水泡發木耳,縮短浸泡時間。
對于朋友圈的各種”提示“,大家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認清楚哪些是謠言哦。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經歷了被稱為“食品安全年”的2011,我們搭在“吃”上的這根神經在2012年愈發敏感飯店的鮮榨果汁也許并不新鮮健康,但是有些謠言卻是神經……詳細>>
如今,很多人都喜歡在朋友全轉發一些飲食保健熱文,你知道嗎?其中有很多關于飲食的文章其實是捏造的,是謠言,不可信。詳細>>
近日,一項刊登于《美國臨床營養雜志》的研究發現,某些食品可能致癌的說法多半經不起推敲,大部分所謂的“不健康”食品其實很少或者不會增加致癌……詳細>>
現如今,人們的飲食安全意識逐步提高,不少家庭中安裝凈水器,打開水龍頭后就能喝干凈的水,能保證身體健康。然而,民間關于純凈水的說法有很多,……詳細>>
減肥是眾多愛美人士奮斗一生的“事業”,仍而吃什么最減肥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但是以下21種減肥食品卻是世界公認的,且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