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并且有“冬至不吃餃子,冬天凍耳朵”的說法。由此可見,冬至吃餃子是很重要的風俗習慣之一。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怎樣在家自己包餃子,快來一起看看吧。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由來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語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吃餃子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后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那么,餃子應該怎樣做呢?
餃子餡的做法
最簡單法:把新鮮蔬菜餡剁好后,倒入小盆,加入食用油攪拌,讓油把菜包裹起來,再倒入拌好的肉餡(已放足鹽),混合均勻即可。菜餡被一層油膜包裹,遇到鹽分就不易脫水。用這種餡包出來的餃子,吃起來菜很鮮,又有一點菜汁的清香味。
最細致法:先把肉類剁碎,加入各種調料,然后再剁碎蔬菜。剁蔬菜時,不要放鹽,以免滲出更多的水。把剁碎的蔬菜一點點地加入肉餡中,邊加邊攪拌,直至肉菜的比例合適為止。這樣做出的餃子不失營養,又不會流湯。
最便捷法:把拌好的餡冷凍一下再包餃子,肉湯、菜湯形成凝固狀態,就不易流出。
最營養法:餃子餡中加個雞蛋,這樣煮餃子時,蛋白質會凝固,減少餃子出湯。
最美觀法:用擠出的蔬菜汁和面、搟餃子皮,不僅不浪費營養,餃子還很美觀。
加了肥肉:放入適量的醋,可以去油膩,去腥味。
煮餃子的小竅門
加雞蛋的餃子皮更筋道。和面時,在面中打一個雞蛋,這樣包餃子的時候,餃子皮不會粘,而且餃子皮煮熟之后還會特別的筋道
冷水面團口感好。和面時,水和面的比例一般是1:2,而且最好要用涼水,和好的面要醒足醒透,最好中間揉幾次,揉完了再接著醒,這樣煮熟的餃子口感好
餃子肉餡加清湯。包餃子的肉餡里,可以放入一點清湯或者花椒泡的水,向著一個方向攪打上勁,知道餡料成團不散即可,這樣的餃子餡吃起來軟滑而且特別的香
煮餃子的水里要加鹽。在水中先放入一顆大蔥,等水開之后再加點鹽,這樣煮出來的餃子不僅不會粘,而且吃起來會別有一種感覺。
冬至到,吃餃子,快行動起來吧。
(責任編輯:林銀珍 )
在我國有“冬至不吃餃子,冬天不凍耳朵”,因此冬至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手工餃子一直很受大家的歡迎,接下來,不如就來一起學兩招,看看包餃子的……詳細>>
包餃子,和面和餡都是大工程,哪步做不好,餃子都包不成。面就像餃子的軀體,和不好面餃子就不筋道,煮的時候容易破;餡就像餃子的靈魂,和不好餡……詳細>>
在新年里,我國的傳統中有吃餃子的習俗。自己包餃子不僅干凈衛生,還充滿了樂趣。如果你還不會包餃子,不如就來一起學兩招。看看餃子皮和餃子餡都……詳細>>
餃子是我國的傳統美食,并且餃子餡的種類也有很多種。為了可以吃到健康放心的餃子,在包餃子時一定要選對肉餡。在這里,要告訴大家的是6種不宜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