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科主治醫師 方芳
“早吃三片姜,賽過喝參湯”,這句俗語大家再熟悉不過,生姜以其獨特的辛辣香味和多種多樣的功效作用,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到了現在,對于許多熱衷傳統醫學的中老年人而言,姜是“看門”防病和養生保健的佳品。
從傳統的中國醫學角度來看,姜養生要講究病癥、個人體質和天時等各個重要條件,不可一概而論。
去皮?留皮?看體質!
在中醫理論里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醫林纂要》中記載“姜皮辛寒”,就是說生姜皮的性味辛涼。如果治療水腫時患者體內有“熱”,如有口腔潰瘍、口臭、便秘等癥狀時,最好只用姜皮,既可發揮姜皮利水功效,又可避免熱性姜肉“火上澆油”。
秋不吃姜?不是硬道理!
古書中有“一年之內,秋不食姜”的警示。意指秋天干燥,燥氣會傷肺,這時再吃姜等辛熱之物,會加重人體的燥熱。
但對此,理論是固定的,人是靈活的,雖然理論如此,但是對于體質虛寒的人而言,任何時候吃姜都有溫中散寒,活血驅邪的作用。
萬能生姜?不是人人適合!
生姜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食用。有陰虛燥熱表現,如手腳心發熱、愛出汗、經常口渴、心煩易怒、睡眠不好,以及肺熱燥咳、胃熱嘔吐等的人不宜食姜;炎癥、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過多食用。另外,肺結核、胃潰瘍、肺炎、膽囊炎、腎盂腎炎、肺膿腫等疾病患者,若吃了生姜,容易影響病情。
生姜還是干姜?辨證使用!
姜,分為生姜、干姜、炮姜三種,前面兩種是民眾較常接觸的。雖同為姜,但作用卻大不同。生姜,發散作用強;干姜,重在溫煦。生姜味辛、性微溫,入脾、胃、肺經;可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
多多益善?攝入有度!
吃姜并非多多益善。對于正常的人群每日使用3片姜,含服作為保健已經足夠,體質虛寒者可以增加到5片。姜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胃,促進消化,還有抗菌作用。早上吃一點姜,對健康有利。但晚上吃,效果就沒那么好。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生姜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調味品,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去除肉類中的腥味,生姜還可以起到藥物作用。我國自古就有冬吃蘿卜夏吃姜的說法,可是吃姜究竟有……詳細>>
很多中藥材或者食材明明是同一種,但卻有不同的名稱?比如生姜、干姜、炮姜,他們究竟有何不同?詳細>>
在我國有冬吃蘿卜夏吃姜的習俗,認為在夏天吃姜會有好處,真的是這樣嗎?夏天適量的吃姜可以幫助我們解暑和防治腳氣,不過夏天吃姜也是有注意事項……詳細>>
生姜和干姜是有所區別的,生姜常常用于烹飪,干姜卻是一味中藥。所以,我們在選擇吃哪種姜時應該要有所助益才行。下面,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生姜和干……詳細>>
生姜是日常生活的必備品,既能當調味品也可以當一道菜,也可以用作藥物治療,可謂是多功能作用。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的,下面來看看哪些人不適合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