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除濕氣 祛濕養脾常按3大養生穴位
天氣冷我們的身體就會受到寒氣的威脅,寒氣重了會引發很多的疾病出現。濕氣的產生不是沒有原因的,多是因為人們平時不良的生活習慣而導致的,壞習慣讓濕氣乘虛而入,那么你知道都有哪嗎?知道怎么除濕氣嗎?
一、睡不夠。我們的健康離不開睡眠,高質量的睡眠讓我們更精神更健康,中醫認為睡不夠多是脾虛的癥狀,而相反若是覺睡好了那么身體健康輕盈也是當然的了。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二、口味重。在我們身邊不缺少很多口味重的朋友,而經常吃重口味的食物也是易導致濕氣產生,傷害脾胃健康的。腸胃功能好壞關系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過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癥反應。
三、愛吃涼。夏天天氣越來越熱了,人們對于涼的食物也是越來越貪吃了,而這種不良的飲食習慣正導致體內濕氣的加重。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不易過量食用,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四、喝大酒。酒是現代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餐桌上最為常見的了,所以喝酒的人也不少,經常喝酒或是過度喝酒不利健康。這是加重“濕毒”的關鍵因素,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五、運動少。生命在于運動,可是現在很多人都懶的動,那就更別提出門活動筋骨了,這樣也易導致濕氣的加重。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
六、老坐著。現在很多人能坐著就不站著,經常是一坐就是一整天,這樣老坐著可不是好習慣,會導致濕氣產生。久坐會使人的腦供血不足,導致腦供氧和營養物質減少,加重乏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還會引發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頭疼、頭暈。
祛濕養脾常按3大養生穴:
天地陽氣漸收、陰寒漸長、早晚溫差大。此時,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濕,濕熱交蒸,合而為濕熱邪氣。《黃帝內經》言“濕氣通于脾”。因脾喜燥惡濕,濕邪留滯,最易困脾。為適應自然界由“夏長”到“秋收”的陰陽變化,人體之氣血也隨之內收。血液中的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腸胃功能加強,人們食欲隨之旺盛,可以從食物中吸收更多營養滋養身體。
按摩豐隆、足三里、脾俞等3大養生穴位,可讓脾胃變得強壯起來。其中,豐隆穴是化濕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補中益氣、通經活絡。以上3大養生穴位每天按100次,也不失為一種祛濕養脾胃的好辦法。
濕氣的產生對于我們的身材健康的危害與影響是非常大的,要想不受到濕氣等疾病的侵犯,大家是要牢記濕氣的產生原因,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防范,加以改善的。另外,祛濕養脾還可通過中醫穴位按摩方法來緩解,不妨嘗試一下吧。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乳腺結節可以不去治療嗎
2024-11-01消化不良患者何時服用參苓白術散好及注
2024-10-31抗病毒口服液對風熱感冒有無療效?
2024-10-31山海丹膠囊的正確服用劑量是怎樣的?
2024-10-31肺癌患者服用華頤威麥寧膠囊有何不良反
2024-10-31薏米紅豆粥具有哪些功效?
2024-10-31腎寶片的服用方法是怎樣的
2024-10-31同仁堂西黃丸的療程一般是多久?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