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祛濕養脾穴位介紹
1、陰陵泉穴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也是祛濕要穴。該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取該穴道的時候,應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取穴姿勢。每次左右腿穴位各按摩60下,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即可,以穴位感到酸脹為適度。
2、百會穴
頭頂正中線與兩耳間聯線的交點處,大致在頭頂正中央處。該穴若受濕氣入侵,則容易導致頭痛頭脹,出現頭暈,腦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該穴位能幫助理順行氣,消除積滯,還可健腦寧神。手握成拳狀敲打或來回揉搓百會穴3- 5分鐘,最好有發熱之感。此外還可以點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3、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血海穴又名“百蟲窩”、“血郄”,屬于足太陰脾經,是治療“血癥”的重要穴位,具有養血活血、健脾化濕、祛淤調經、祛風止癢的功效,是防治婦科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科疾病及肌肉關節疼痛等病癥的主要穴位。
4、豐隆穴
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拇指)。它既是胃經的絡穴,又聯絡脾經,對脾胃兩大臟腑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是除濕祛痰的要穴,并有調和胃氣、補益氣血、醒腦安神等功效。自我保健時可用大拇指點按3分鐘,再順時針按揉10分鐘左右。
5、神闕穴
臍中部,即肚臍眼處。該穴位受濕氣入侵,則脾胃不適、腹脹、大便粘膩,女性還容易引發婦科炎癥如白帶增多、經血不暢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為主,刺激神闕穴有助于健脾祛濕、強健身體。順時針揉動腹部,也可點燃艾炷來灸熏穴位。
6、中脘穴
位于上腹部,在肚臍上4寸的腹中線上,可仰臥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這個穴位對于緩解伏天暑濕造成的腹脹、反胃、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對于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7、天樞穴
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于人體中腹部,肚臍兩側兩寸處。在祛淤邪的同時要給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濕邪、毒邪從糞便排出,起到緩解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消化不良、惡心想吐等癥。
8、足三里
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濕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濕。空閑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里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