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期間這些禁忌 千萬要記住
備孕禁忌之飲食禁忌
營養均衡、飲食豐富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很重要哦。
一忌:偏食挑食
挑食偏食會造成營養單一,從而不能給未來胎兒發育提供所需的營養。
二忌:食品過精、過細
只吃精白米、面,不吃粗糧,會造成維生素B1嚴重缺乏和不足,對胎兒也會有影響的哦。
三忌:辛辣食品
辣椒、胡椒、花椒等調味品刺激性較大,多食可引起便秘或出現消化功能障礙,影響對胎兒營養的供給,因此,孕前三個月,夫妻雙方都應該少吃辛辣食品。
四忌:高糖食品
盡量避免吃高糖的食物,以免引起糖代謝紊亂,甚至成為潛在的糖尿病患者。
五忌: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苯丙芘等,對身體很不利。特別是一些過敏體質的女性,對于這類食物更應該避免食用。
六忌:咖啡因食品
研究發現,咖啡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女性體內雌、孕激素的比例,同時還會間接的抑制受精卵在子宮內的著床和發育,所以備孕期間要少飲用。
七忌:罐頭食品
罐頭食品在生產過程中通常都會加入大量的添加劑,如人工合成色素、香精、防腐劑等。因此女性在備孕期間最好忌口。
八忌:酒精類飲品
酒精會加速生精細胞凋亡,改變精子的結構和功能,從而降低生育能力,甚至引起不育或胎兒畸形。為了寶寶的健康,夫妻在備孕期間一定要遠離酒精類的飲品。
九忌:無節制的進食
一些女性不控制飲食量,孕前肥胖,不利于胎兒以后的健康。
十忌:攝入過多植物脂肪
如豆油、菜油等,造成單一性的植物脂肪過高,應適當攝入一定量的動物脂肪,如豬油、肥肉等。
十一忌:吃全素食
一項試驗證實,全素飲食也會影響女性排卵。
備孕禁忌之藥物禁忌
許多藥物會影響精子與卵子的質量,從而導致胎兒畸形。所以,備孕夫妻也應該慎重用藥。需要長時間服用某種藥物的妻子、丈夫都需經醫生指導,才能確定受孕時間。
若是備孕困難,需要以藥物促進排卵等,也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不能自己隨便用藥。一些偏方、秘方,也要給醫生看過,確定可以吃后再服用。
備孕禁忌之行為禁忌
日常生活中,很多行為和習慣也會對備孕有影響,所以一定要注意哦。
一忌:長時間泡熱水澡
長時間泡熱水澡、熱水浴導致溫度過高(超過42℃),嚴重影響精子的生成。洗澡水溫最好控制在30度左右,最好每天用冷水清洗陰部,這樣對預防包皮垢引起的炎癥也是很好的,另外注意不要用香皂等洗陰部,這樣很容易破壞尿道自身免疫環境,容易引起炎癥反映,香皂中的某些成分還可能殺死精子。
二忌:穿緊身褲、牛仔褲
緊身褲、牛仔褲會使陰囊長期被擠壓,溫度得不到調節,要穿的話最好一次不要超過兩個小時,備孕爸爸們最好不要穿。
英國的研究發現,緊身衣褲在子宮及輸卵管的四周會產生極大壓力。當脫去緊身衣服時,對輸卵管的壓力會減弱,但子宮仍會保持一段時間壓力。壓力差會使子宮內膜細胞離開子宮,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此外,長時間穿過高鞋跟會使身體傾斜,從而與地面形成的角度減少,骨盆也會隨之傾斜,容易造成骨盆腔位移,還容易引起子宮位前傾,增加不孕的機會。
三忌:久坐不活動
長時間呆坐在電腦前面,會影響睪丸的散熱功能與血液循環,使睪丸局部溫度增加,從而影響精子的生成。
長期久坐會導致女性淋巴或血行性栓塞,使輸卵管不通。所以專家建議,有孕育計劃的女性每天應保持30分鐘左右的運動。
四忌:接觸有害物質
許多物理、化學、生物會使精子畸形或染色體異常,如果接觸農藥、殺蟲劑、二氧化硫、銅、鎘、汞、鋅等有害物質過久,體內殘留量一般在停止接觸后6個月至1年才能基本消除,在此期間不宜受孕。
五忌:常沖洗陰道
陰道沖洗太過頻繁,可能會破壞陰道內環境平衡。研究發現,常用沖洗器具沖洗的女性,發生宮外孕的危險性是從不做陰道沖洗者的3~4倍。此外,不當的陰道沖洗還可能成為輸卵管炎和盆腔炎的誘因。
六忌:經期做愛
經期生殖道粘膜處于損傷狀態,如果做愛容易使精子與免疫細胞接觸,產生ASAb抗體,從而使射入體內的精子凝集而失去活力。
七忌:經常化妝
很多化妝品和染發用品都是十分復雜的化學制劑,尤其是美白護膚品的不安全因素最高。有些化妝品還可能經皮膚吸收后進入血液循環,對卵子產生不良影響,影響正常的懷孕。
八忌:使用電熱毯
使用電熱毯更容易導致陰囊溫度升高。所以,備孕爸爸就不要使用電熱毯了,如果冬天實在冷的話,多多注意鍛煉身體吧。
九忌:情緒壓抑
人一旦處于焦慮、抑郁或有沉重思想負擔的精神狀態下,會影響精子或卵子的質量。
十忌:吸煙
男性長時間吸煙容易導致男性夫妻生活興趣減退,陰莖勃起無力,甚至造成精子數量減少、畸形,引發男性不育。煙中的尼古丁是精子發生的致突變物質,可影響生殖細胞的成熟和增殖。
而女性吸煙其遭受的危害較男性更為嚴重,有研究表明:吸煙婦女發生宮外孕的危險比不吸煙者高40%;吸煙女性比不吸煙女性患不孕癥的可能高2.7倍,患子宮頸癌的機會高50%。
PS:雖然這些都是禁忌,但是也不是說做了就一定會不孕什么的,所以姐妹們不用太有壓力,只是這些事情盡量少做,有些事物食物盡量少吃,有些行為盡量少做。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