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始于冬至 冬至5款菜肴最養脾胃
冬至是我國第22個節氣,民間素有“氣始于冬至”的說法。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因此冬至被認為是健脾胃養生的最佳時節,那么冬至養生如何藥食并舉?養生專家為您推薦五款冬至養生菜肴。
氣始于冬至 當養脾胃
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冬至這一天是陰盛陽交之時,這之后陽氣由少到盛,陰氣由盛到少,我們也要渡過冬季最寒冷的數九寒天,就是我們俗稱的“三九天”。冬至后的“三九天”,天氣寒冷,體內陽氣剛剛生發,比較弱小,養生要調整體內平衡、順應自然。因而,民間有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氣始于冬至"之說法。
脾胃為后天之氣,又是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靠脾胃供給,冬至節氣人們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用藥原則應遵循:多補少瀉;藥宜平和,藥量宜小;注重脾腎,兼顧五臟;分類論補,調整陰陽;掌握時令,觀察規律;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做到藥食并舉,因勢利導,利于保證來年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冬至補益 首選溫補食物
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中醫又分為幾大類。天寒地凍,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上述幾種,均屬美味,在冬季可作為進補的佳品。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進補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還有一類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冬至養生滋補五大食譜
“藥補不如食補”,那么冬至養生,吃什么菜肴呢?下面推薦適合冬至養生滋補的幾大食譜。
1、羊肉燉白蘿卜
【配料】白蘿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白蘿卜、羊肉洗凈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后5、6分鐘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后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卜入鍋至熟。
【功效】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2、芋頭烏魚
【配料】鮮芋頭10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芋頭洗凈去皮后切成小塊,與淘洗凈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煮開,后轉小火熬至米熟粥成,加入白糖,再稍煮即成。
【功效】有補肝健脾益腎的功效。
3、姜汁入飯
【配料】鮮牛肉100克,姜汁5克,粳米500克,醬油、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將鮮牛肉切碎,剁成肉糜狀,放碟上,然后加姜汁,拌勻后加醬油、花生油再拌。把粳米淘凈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如常法煮飯,待鍋中水分將干時,將牛肉倒入米飯,約蒸15分鐘,待牛肉蒸熟即成。
【功效】有益氣和胃,補腎健脾的功效。
4、銀耳羅漢果煲雞湯
【配料】 銀耳40克,雞1只,羅漢果4個,南杏少許,紅蘿卜200克,姜2片,鹽適量。
【做法】將銀耳洗凈,用清水浸透;雞剝好,去內臟,焯水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紅蘿卜去皮,切厚塊。加適量清水入湯煲煲開后,放入雞、羅漢果、南杏、銀耳、紅蘿卜及姜,煲開后,改用慢火繼續煲約3小時左右,加入調味料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延年益壽
5、玉米須燉蚌肉
【配料】 玉米須50克,蚌肉200克,料酒、精鹽、蔥、姜、花椒各適量。
【做法】將玉米須洗凈,蔥、姜拍破,蚌肉去雜洗凈。將玉米須、蚌肉、蔥、姜、花椒、料酒、鹽同放入鍋內,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燉至蚌肉熟爛,揀去玉米須、蔥、姜,調好味即成。
【功效】降壓固精,有補心腎功效
以上五款養生菜肴,都適合冬至滋補,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每個人的身體體質有異,需要養生滋補的方式也不同,建議可咨詢家庭醫生,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調養。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