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來話養生 潤燥補肺養陰是首選
立秋之后,氣候日漸干燥,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易使人情緒產生波動,或煩躁,或傷感,從而引起憂郁、悲傷。從“天人相應”來看,肺屬金,與秋氣相應,肺主氣司呼吸,在志為憂。肺氣虛者對秋天氣候的變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風冷雨,花木凋零,萬物蕭條的景況,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涼、垂暮之感,易產生抑郁情緒。那么,初秋如何養生?下面介紹一些初秋養生注意事項。
一、飲食上重在潤燥補肺養陰
1、潤燥首選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立秋后空氣干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銀耳、菊花、鴨肉、兔肉等,其中蓮藕為首選。
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它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淀粉,有明顯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蓮藕的食用方法“生熟兩相宜”。作為水果生吃的,味道甘甜、清涼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紅透明,軟糯清潤,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燉湯,健脾開胃、營養豐富,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2、補肺首選杏仁
蘿卜杏仁干姜梨,治咳有效不求醫。按中醫的理論,時臟對應,秋季屬肺。立秋后是養肺、補肺或治療肺部疾患的最好時節。補肺的有銀耳、百合、豬肺、柿餅、枇杷、荸薺等。而其中當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屬。
杏仁最好與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溫熱時喝;和豬肺燉湯,也有滋養緩和之效。
3、養陰首選蜂蜜
進入秋季,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養陰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泥鰍、芝麻、核桃、糯米、牛奶、花生、鮮山藥、白果、梨、紅棗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蜂蜜。中醫認為,蜂蜜有養陰潤燥、潤肺補虛、潤腸通便、解藥毒、養脾氣、悅顏色的功效,因此擁有“百花之精”的美名。蜂蜜是一種非常好的能量補充品,對于緩解疲勞效果顯著。
蜂蜜可以直接調入溫水中飲用,也可以與鮮榨的果汁混合。將雪梨挖去核,倒入蜂蜜封蓋蒸熟,能補肺陰不足。
二、情緒上注意平和情緒
依照自然界律則,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在秋主“收”的原則下,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郁結?!靶囊迕?,性保持安靜,”在時令轉變中,維持心性平穩,注意身、心、息的調整,才能保生機元氣。
三、運動上調養應適度
進入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但是,秋天養“收”的時候,不宜做運動量較大的運動,尤其是老年人、小兒和體質虛弱者。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適當的運動鍛煉,能增強機體適應寒冷氣候的能力,但切勿搞得大汗淋漓,當周身微熱,尚未出汗時,即可停止,此時能保證陰精的內斂,不使陽氣外耗。
此外,秋季運動還要特別注意防秋燥,每次鍛煉后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四、睡眠上早睡早起可防病
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眾所周知的。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也要相應調整。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對預防秋季的呼吸道疾病大有裨益。適當早起也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懶床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五、疾病上重在于預防感冒
在這個季節,感冒增多與天氣變化無常有很大關系。預防感冒,首先要根據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內的空調溫度不要過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天是各種疾病的多發季節,咳嗽、頭疼、哮喘并不一定都是由感冒引起的,一旦患病最好找醫生診治,以免耽誤治療,引起不良后果。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乳腺結節可以不去治療嗎
2024-11-01消化不良患者何時服用參苓白術散好及注
2024-10-31抗病毒口服液對風熱感冒有無療效?
2024-10-31山海丹膠囊的正確服用劑量是怎樣的?
2024-10-31肺癌患者服用華頤威麥寧膠囊有何不良反
2024-10-31薏米紅豆粥具有哪些功效?
2024-10-31腎寶片的服用方法是怎樣的
2024-10-31同仁堂西黃丸的療程一般是多久?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