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過后 養生須防濕熱
3月20日是“春分”節氣,按二十四節氣講,立春為春季的開始,谷雨為春季的結束,春分恰為其半。按照中醫“五運六氣”理論,春分之后養生應注意除濕。
“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意味著春季過了一半,在這天南北半球晝夜相等,所以也稱“春分晝夜平分日”。從這天起,地球直射位置逐漸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與之相反。春分對人體而言,其重要意義僅次于夏至、冬至,對健康有較大的影響,春分之后的養生也顯得尤為重要。據省中醫院內科專家胡蘭貴醫生介紹,按照中醫“五運六氣”理論,從春分(3月20日)至小滿(5月21日)的這段時間里,多發濕熱類、傳染類疾病。為此,中醫專家提醒市民:“春分”以后養生應以祛除濕熱為主。飲食宜清淡,可以進綠豆湯、紅豆湯,飲綠茶、菊花茶,可以防止體內積熱。不宜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鍋等,以免積熱化火,生瘡長癤。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防止溫熱毒邪侵犯肺部。在春季,有些舊病也容易復發,如心腦血管病、風濕性心臟病、潰瘍病、腎炎、關節病、精神病、過敏癥、春季皮炎,也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3種中藥零食不能多吃
隨著人們對養生保健的關注,很多零食也開始與有保健功效的中藥扯上了關系,像是阿膠棗、龜苓膏、涼茶飲料、茯苓餅、薄荷糖等等,由于口感、營養和包裝都比較有賣點,這些零食深受消費者喜愛。但是,專家指出,零食作為人們平時休閑時間的小食品,本就不應多吃,含有中藥成分的零食,更要有所講究,不能吃得太隨意,以免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
5種“臉色”小心要你命
中醫認為,人體內臟機能的好壞,可在臉上反映出來。當臉上出現以下這些癥狀時,可能您的身體出現了健康問題。為了將這些疾病隱患及早扼殺在“搖藍”之中,不妨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觀察您的臉部。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